古人講“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于強化自身監督。
“強化黨內監督”“確保黨內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彰顯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氣魄,就強化黨內監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貫徹講話精神,重要的就是總結經驗教訓,創新管理制度,把黨內監督的威力更好激發出來。
強化黨內監督,核心就是堅持民主集中制。沒有民主集中制的充分保障,就沒有健全的、制約有力的黨內監督。必須看到,當前黨內集中不夠和民主不夠的問題同時存在。有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我行我素、各行其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不到位;有的領導干部獨斷專行,搞家長制、“一言堂”,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黨內民主得不到充分保障,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強化黨內監督,根本的就是堅持、完善、落實好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起來,把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充分調動起來。
強化黨內監督,關鍵是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我們黨的執政是全面執政,這就要求監督體系的頂層設計,體現在既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督。我們必須懂得,強化黨內監督是為了保證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強化國家監察是為了保證國家機器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強化群眾監督是為了保證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才能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黨內監督,重點是發揮傳統優勢、探索有效途徑。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是國之利器、黨之利器。強化巡視監督的根本在于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創新體制機制、方式方法,激發巡視的權威性,推動巡視向縱深發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內監督的有力武器,現在的問題是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用好這個武器的關鍵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必須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重點在于抓住“關鍵少數”,多設置一些監督“探頭”,使一把手置身于黨組織、黨員、群眾監督之下,讓領導干部習慣在監督下工作。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必須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聚焦主責主業,切實履行好黨章賦予的監督執紀問責三項任務,讓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
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回望歷史,黨內監督作為我們黨自我凈化的重要能力,對于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今天,把強化黨內監督擺在重要位置,不斷發揮黨內監督的威力和潛力,我們就一定能贏得黨風正、民心順、事業興的美好未來。(人民日報評論員)
黨內監督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在確保黨章黨規黨紀有效執行的前提下,保證黨的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加強黨內監督提供了頂層設計和制度遵循。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強化黨內監督,要向細處下工夫,抓早抓小抓常抓實,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確保各項監督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黨內監督雖然也是政黨監督和政治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種監督更具有強烈的自覺性,監督主體與監督客體具有統一性,它主要是一種組織內部的監督行為。
黨內監督的實質,就是我們黨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保證自身肌體健康,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黨內監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內監督是堅持黨的領導、實現黨的歷史使命的前提和保證。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必須強化自身監督。
歷史證明,一個政黨要想走得長遠,成為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政黨,就必須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始終注重黨的自身建設,特別是要有強有力的黨內監督。
黨內監督只有突出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才能更加有力有效,我們黨才能更好地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嚴格黨內監督,重在從嚴落實監督責任,明確區分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落實黨內監督,充分運用好黨的組織生活,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在黨內監督中能不能把紀律挺在前面,反映的是黨性強不強、有沒有責任擔當。各級黨委(黨組)、紀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黨中央要求,盡責任、敢擔當、善作為,從嚴從緊抓紀律,把黨內監督落到實處。
只有加強黨內監督,牢記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才能實現關口前移,標本兼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正確的集中是指在充分、全面、科學民主基礎上,對來自人民群眾各種利益訴求和參政議政種種思考的分析、綜合、抽象和提煉,在此基礎上凝煉成集體意志,進而轉化為方針、政策、法制,并按照集體意志實施有效組織領導的過程。
努力在各方面監督中形成合力,不斷強化“明規則”,清退“潛規則”,讓黨規黨紀落地生根,根植于每名共產黨員心中,轉化為“忠誠、干凈、擔當”的實際行動。
中國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在于我們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雙拳相出才能有更力,從嚴治黨也需要在行動上和理論上相輔相成,從行動中提煉理論,用理論固化行動成效,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雙拳出力”才能走的更實、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