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脫貧攻堅沖鋒號
——聚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六大看點
新華社7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許多實舉措、硬政策,其中六大看點尤為引人關注。
看點一:貧困縣“摘帽不摘政策”
決定:抓緊制定嚴格、規范、透明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標準、程序、核查辦法。重點縣退出,由縣提出申請,市(地)初審,省級審定,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備案。重點縣退出后,在攻堅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抓緊制定攻堅期后國家幫扶政策。
解讀:長期以來,由于“貧困縣”的帽子可以帶來政策上的諸多“好處”,導致很多貧困縣不愿“摘帽”,甚至存在“戴帽炫富”“爭戴貧困帽”現象。重點縣退出后,在攻堅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可以說是“扶上馬,送一程”,充分考慮到了貧困縣的實際情況,有助于貧困地區穩步脫貧、避免返貧。
看點二: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上高中、中職免學雜費
決定: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讓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加強有專業特色并適應市場需求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
解讀: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培養出一個孩子,就可能給全家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高中、中職免除學雜費,有助于緩解他們的上學負擔,掌握一技之長,從而帶動整個家庭脫貧致富。
看點三: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
決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制度對貧困人口實行政策傾斜,門診統籌率先覆蓋所有貧困地區,降低貧困人口大病費用實際支出,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支付后自負費用仍有困難的,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使貧困人口大病醫治得到有效保障。
解讀:疾病是人類的天敵,在部分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甚至超過40%。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可以有效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費用負擔,為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看點四:加大“互聯網+”扶貧
決定: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支持郵政、供銷合作等系統在貧困鄉村建立服務網點。支持電商企業拓展農村業務,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對貧困家庭開設網店給予網絡資費補助、小額信貸等支持。
解讀:在互聯網+時代,盡管一些貧困地區可能暫時通不了高速公路,但是可以通上“信息高速公路”,把當地特有的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從而實現就地脫貧致富。
看點五: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
決定: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對扶貧的支持力度。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涉農資金要明確一定比例用于貧困村。各部門安排的各項惠民政策、項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貧困村、貧困人口傾斜。
解讀: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發揮著主體和主導作用。從2011年到2015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272億元增長到467.45億元,幾乎翻了一番。盡管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但政府對扶貧開發的投入力度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明顯增加。
看點六:國開行、農發行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
決定: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延伸服務網絡,創新金融產品,增加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對有穩定還款來源的扶貧項目,允許采用過橋貸款方式,撬動信貸資金投入。
解讀:扶貧開發僅靠政府投入難免不足,必須靠金融手段撬動更多資金。兩大政策性銀行專門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等一系列政策安排,有望為扶貧開發事業帶去更多“源頭活水”。(記者 林暉)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河南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將啟動實施貧困地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除了招聘特崗教師、安排教育碩士去農村任教外,還計劃5年內重點在貧困地區建設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周轉宿舍3萬套。
“未來5年,將教育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堅持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為邊遠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培養補充教師,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作上述表示。
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出臺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指導意見,加快實施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擴大革命老區財政轉移支付規模。
全國婦聯、國家衛計委日前發布《中國貧困地區0-6歲兒童營養及家庭養育狀況》報告顯示:中國處于極端貧困的3597萬人群中0至6歲的兒童約有330萬至400萬人。有工作人員稱,在貧困地區看到6歲兒童只有城里2歲孩子那么高。
兒童發展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關系社會公平公正。國辦日前印發《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健康和教育為重點,給予貧困地區兒童以關懷和保障,幫助他們與其他孩子一起公平“起跑”。
7月14日,記者從省招辦獲悉,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貧困地區專項計劃本科批錄取工作啟動后,172所學校計劃招生3367人。
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扶貧辦和共青團中央七部門9日聯合召開全國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提出,要重點抓好健全貧困地區金融組織體系、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夯實金融基礎設施、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重點工作。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城里孩子想的是會收到什么禮物、去哪里玩耍,而很多窮鄉僻壤的孩子,他們的最大愿望只是每天中午能吃上一頓飯。
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教育保障和資助政策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保證其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
12月28日至29日,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一直以來,貧苦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給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貧窮、吸毒、艾滋等殘酷字眼揮之不去。“大涼山”對于多數人來說也許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個存在”。
人們很難想象,但事實如此,在今天的世界上,還有超過10億的人口每天僅靠1美元(約合6.2元人民幣)生活。也就是說每6個人里面就有1個人是在過著這樣的生活。
昨日,鄭州大學發布2015年農村學生單獨招生簡章,20個專業面向河南省貧困地區縣及縣以下中學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大清早,獨龍江鄉的養老院就傳出歡聲笑語,正在吃早餐的三十多名老人們一見到高德榮就分外親熱。但對自己,他的“摳”也是出了名的,身為副廳級干部的高德榮,家中一件象樣的家具也沒有,有人說他穿的寒酸,他從來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