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金秋時節,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會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出發,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戰略性和操作性相結合,明確提出“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基本理念、重大舉措,描繪了未來5年國家發展藍圖,體現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決策部署,順應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在要求,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是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綱領性文件。
今天的努力是明天的基礎。“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規劃目標即將勝利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于實踐、善于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決戰決勝、乘風破浪,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導。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建議》強調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要堅持創新發展,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著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
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必須緊緊扭住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比如,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就是一個突出短板。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下。再比如,在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方面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短板。推動“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關鍵一步。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把發展作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激發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凝聚決戰決勝的信心和勇氣,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重要目標。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欄的話: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
”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距離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首個“百年目標”還有五年時間,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本次人代會被認為是一次凝聚共識、作出動員的大會,要著力推動全面落實“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
這項調查顯示,雖然中國人認同自己是中間階層和中上階層的比例明顯低于其他國家,但是對未來個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預期,則要明顯高于其他國家。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力爭2017年、確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個全面”的提出,完整地展現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總體框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是為實現這一總目標而設立的兩大支柱,全面從嚴治黨則是推動以上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項目標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治詩書畫院院長汪國新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為下一代創造健康的文化氛圍。作品以長篇巨制和表現重大歷史題材著稱,代表作有歷時十年創作的長篇連環畫《長江三部曲》(1666幅)、158米絹本國畫《汪國新長江萬里風情圖》長卷、《汪國新新繪全本三國演義》等。
一張圖幫你讀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
是我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
在1月21日閉幕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正式表決通過了《關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的決議》。據悉,《決議》是省人大常委會基于學習貫徹中共河南省委九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而制定頒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