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整體外交格局中,中國對歐洲的外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體現在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高新科技來源地,相互投資日益增長,從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戰略角度看,中國和歐洲有著對世界和平的共同訴求、對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共同向往以及在改革創新方面的相互砥礪。
同時,中歐關系也深深植根于雙方各自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勤勞智慧的人民之中,植根于中歐之間數百年來各式各樣的相互交往上。習近平主席說,要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為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歐關系的重要性和戰略性。
中國對歐洲的外交具有獨特的內容和方式。中歐關系涵蓋了政治互信、經貿與財金合作、科技交流以及文化交往,每天往來于中歐之間的貨物、資金、技術、人員都遠遠超過了中國與其他地區的往來。中國和歐洲各地區之間針對不同需求發展起來的形式各異的合作,加上中國和歐盟機構之間的交流與交往,都極大豐富了中歐關系,在中國和歐洲之間匯成了一張縱橫交錯、內涵豐富的關系網,繁復而獨具特色。
中歐關系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多引擎推動和多領域發展。從歐洲的角度看,推動中歐關系良性發展的,可能是一兩個歐盟大國,也可能是歐盟中的一個地區;中歐關系的突破,可能發生在經濟技術合作領域,也可能出現在政治交往或財金合作領域。因此,我們不能忽視任何與歐洲發展關系的機會和可能。中國近年來對歐洲的外交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全方位、多角度的特點。去年,習近平主席剛剛對歐盟核心大國德國和法國進行了成功訪問,今年又專程到訪英國,推動中英關系的發展,并使中英關系成為推動中歐關系發展的新動力。
在歐盟里,英國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國家。它是工業革命的發祥地、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它孕育了至今影響世界的科學思想和人文理論,如今,英國雖已不再是殖民帝國,但它卻擁有寬闊的全球性視野,而且把它與世界的商業聯系延伸到了世界各個角落,使自己成為連結歐洲與世界、歐盟與中國的重要環節。英國一腳踏入了歐盟,另一腳卻留在了歐盟以外的世界。借助國際化的語言、世界性的知識和各種歷史文化遺產,英國已經成為全球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業領導中心,不僅服務于歐洲的工商業,也服務于全球的工商業,成為歐盟成員國中最開放、也只能繼續開放的經濟體。
中英兩國的經濟存在高度互補性,英國敏銳捕捉到了中國迅速發展帶來的機遇,早在2004年就與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英國也是歐盟內與中國貿易和投資關系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中英雙邊貿易的增幅一度超過20%。英國還在歐盟內率先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獨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伙伴。沒有中國與英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關系的發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將是空洞、不全面和沒有生命力的。習近平主席對英國的訪問既是對中英關系的推動,也是借助中英關系促進中歐關系的發展。
中國和英國是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的杰出代表。數百年來,這兩大文明的理念相互碰撞,當然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理解鴻溝。中英和中歐之間人員交往的日益增多,在東西方文明之間架起了多座橋梁。中國最高領導人對英國的訪問體現了跨越理解鴻溝的最高努力——從相互尊重出發,去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的關系,以增進了解、加強理解的態度,去探討實現共同目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者周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5月19日上午,中歐政黨高層論壇經貿對話會在鄭州召開,主題是“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地方務實合作。
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既有“深耕”,也有“細作”;既有暢想,也有成果,提升了中歐合作的規模和質量,細化了雙方合作的內容,也使中歐合作大棋局更加豐滿均衡。在一片綠意的貝爾格萊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入提質增速的新階段,也為中歐合作增添“濃濃新綠”。
由是觀之,中歐合作具有三重洲際效應:一是以絲綢之路夢推動更具包容的全球化。李克強總理今年第二次訪歐,以中歐合作推動洲際合作,是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日趨全面、戰略內涵呈現全球意義的具體體現。
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二次會議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聯合發來賀信。
近日,中央電視臺隆重推出《一橋飛架中歐》特別節目,生動再現了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的一幕幕,以及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核安全峰會、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和歐盟總部的點點滴滴,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 亞歐大陸橋,一頭連著中國,一頭牽著歐洲。 3月31日,長達5個小時里,習主席先后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會談會見。
亞歐大陸橋,一頭連著中國,一頭牽著歐洲。
中國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取得巨大成功,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底色,有今非昔比的綜合國力支撐,有強勁有力的發展勢頭感召,也匯聚著習近平主席的政治智慧和卓越風采 鋪設友誼、理解、合作的橋梁,展示自信、友善、包容、負責任大國形象。
中國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取得巨大成功,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底色,有今非昔比的綜合國力支撐,有強勁有力的發展勢頭感召,也匯聚著習近平主席的政治智慧和卓越風采 鋪設友誼、理解、合作的橋梁,展示自信、友善、包容、負責任大國形象。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 亞歐大陸橋,一頭連著中國,一頭牽著歐洲。 3月31日,長達5個小時里,習主席先后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會談會見。
中歐加強交通運輸關系潛力巨大,雙方決定共挖中國絲綢之路......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3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盟總部期間,中歐雙方發表了《關于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歐加強交通運輸關系潛力巨大,雙方決定共同挖掘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歐盟政策的契合點,探討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開展合作的共同倡議。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3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盟總部期間,中歐雙方發表了《關于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歐加強交通運輸關系潛力巨大,雙方決定共同挖掘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歐盟政策的契合點,探討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開展合作的共同倡議。
第三,走創新合作之路,可以聯手開拓國際市場,也可以交叉持股、共同研發,本著開放創新精神,不斷探索各領域務實合作。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北威州州長克拉夫特分別致辭,表示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有力推動了德中關系發展。
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 3月25日,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特殊的朋友 共贏的伙伴》的署名文章。我認為,中法作為全面戰略伙伴,要互尊互信、協作創新,繼續引領中歐關系和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