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的時候,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與繁華景象顯得格格不入的場景,那就是一些衣衫襤褸甚至身體殘疾的人在沿街乞討,在很多人眼里他們是一群可憐的人,于是會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捐出一些錢給他們,希望他們可以吃一頓飽飯。但是近年來,一個詞逐漸在網絡上流行起來——職業乞討者,這不禁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當乞討成為一種“職業”時,你還會伸出善良之手嗎?
5月26日,我從微博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日前,唐女士在微博上發了一組武漢地鐵2號線上女乞討者對男乘客“上下其手”的照片,“不給錢,就摸胸、摟腰“,唐女士憤怒地表示:這樣乞討真是令人厭惡。從新聞圖片中看,那些乞討的小姑娘不顧男女身份區別,“不給錢,就摸胸、摟腰”,已經對他人造成了性騷擾。試圖利用他人的圍觀和關注,形成一種眼光壓力,迫使他人就范。之前就有媒體報道過職業乞討者這一現象,職業乞丐很多都是親帶親,鄰幫鄰,以至于形成了一種乞丐村、親生父母帶兒乞討等拉幫結伙、組團乞討現象。對于那些在街頭跪求他人施舍的乞討者,就算他們是有組織的團伙,我們仍會選擇適當地給予施舍,而對于“地鐵強乞族”這種強行討要,無理的行為我們應該零容忍。職業乞討者利用他人的善舉騙取錢財以謀取生計的“伎倆”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刻思考。
首先,當一些人將乞討作為一種職業,用裝“可憐”的手段去騙取他人的錢財時,不僅觸犯了法律,更觸犯了道德的底線,施舍者給那些乞討的人一些零錢,是基于一份同情,是出于善心。這份善心本意是扶貧濟困,并不想被職業乞討者可憐的外表所欺騙。而當我們得知自己被騙時,善良和正能量受到了威脅,這也許會使得原本善良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行乞者時會避而遠之,善舉得不到好的回饋,誰還會去幫助他人呢?其次,在以財富衡量成功的畸形價值觀引導下,而月收入輕松過萬又具備強大的誘惑力和沖擊力,勞動光榮、良知、善行等正能量卻飽受嘲諷和踐踏, “職業乞丐”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手法也日益翻新,失去底線,這同時也加劇了拐賣殘害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侵害了社會文明,也浪費了執法資源,敗壞了社會風氣。
對于職業乞討者,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在制度上嚴厲打擊鏟除乞討團伙,更多的是從道德層面、從核心價值觀方面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懂得只有“站起來”才能活出尊嚴、活出價值,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傳播,不要再將乞討作為職業了,只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和奮斗,每個人都會迎來屬于自己的燦爛明天!(張凱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