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月1日《新快報》報道,隨著春節長假結束,各地務工流、旅游流、探親流開始返程,入粵人數迅速增加,形成節后第一輪客流高峰,預計持續到正月十一(2月5日)左右。昨天,廣東省內各站迎來返粵臨客128列、圖定列車100列,外省到達旅客達50多萬人次,返程客流穩步攀升,出站秩序井然。
巧的是,我坐的也是一輛入粵的火車——特快89次。相比“出站秩序井然”的入粵旅客,我是暗自竊喜,從石家莊始發5個小時后,我就在目的地許昌下車了。這樣講,確實有點兒幸災樂禍的味道。不管記者怎樣說返粵的旅客“出站秩序井然”,我知道,就特快89次列車上的父老鄉親而言,他們到達廣州,不掉二斤肉也得脫層皮,因為,即使從石家莊站到許昌,躺在床上的我已經渾身酸痛,夜不能寐。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坐春運的火車。”這是我和一個懷揣站票到廣州的兄弟達成的共識。春運時候的站票,實在名不副實,因為你根本站不住,車廂里全是人,擠得水泄不通,人的腳時不時會離地,偶爾一只腳還能挨一下地板。即使有坐票的人,也是難受無比,不敢吃、不敢喝、不敢睡,吃、喝后不能上廁所,睡覺得時刻提防著有人壓到身上。
“以后旅游可不在這個時候了?!币粋€大媽說完,旁邊幾個大媽,以及一個老爺爺隨聲附和,表示同意。對于為什么選擇這個時候出游,到什么地方旅游的詢問,大媽告訴我:“老公單位安排的這個時候旅游。我們都是干部家屬。到廣州后再到深圳,然后到香港、澳門?!闭f完,他們開始談論某某局的家屬去了韓、日,某某局的家屬去了亞布力滑雪……我們站在他們旁邊,無比艷羨地看著他們坐在座位上,笑談生活的美好。
車到邢臺、邯鄲、安陽站,均有旅客擠不上車,其中很多是抗著大包南下打工的農民。他們站在站臺上,透過窗戶默然地看著站在車上的我們。旁邊的兄弟說:“你看,我們已經不錯了,他們連上來都上不來。”另一個兄弟說:“到了廣州,趕緊找活,人多了就不好找了。”這幾天,農民工找活難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其實,更不容忽視的是,農民工進城現在也不容易。對于貧窮的農民工而言,上車難一點兒也不亞于走蜀道。不能在最好的找工作時間站在某個城市的一角,也許更增加了農民工找工作的難度。
無論哪個旅客,能坐到火車上到達目的地,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所謂不幸,是他坐了春運時候的火車;所謂大幸,是他畢竟坐上了春運的火車。從這個角度反觀公費旅游者,讓人實在想說的是,既然是公費旅游,啥時候旅游不好呢?春運時候車票緊張,弱勢群體買票難,買到票上車更難,公費旅游者為啥不圖個清凈,給弱勢群體留一個站腳的地方呢?這個時候給一個農民兄弟站腳的地方,他們在城市里,這一年可能就有一個容身之地了呀! (孫學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