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鄭州海關了解到,從2016年12月起,中歐班列(鄭州)已連續4個月保持去程回程雙向滿載,國內出口貨源地已覆蓋全國23個省市地區、進口貨源地覆蓋47個國家及地區,加速了中歐貿易交流,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新華社 5月8日)
“計利當計天下利”。“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但機遇是全世界的。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草原之路戰略”、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歐洲“容克投資計劃”、越南“兩廊一圈”等國家和地區的戰略規劃形成對接,中國發起成立的“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陸續組建,中泰鐵路、土耳其東西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入區企業1082家,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近18萬個,為增進各國民眾福祉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的強勁筋骨。中歐班列(鄭州)的雙向滿載常態化運營有效地促進了中歐貿易往來。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鄭州海關共監管中歐班列(鄭州)班列56班,承運集裝箱數5102個,貨運量3.28萬噸,貨值3.14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了47%、60%、86%、80%。鄭州國際陸港公司關務人員介紹,目前通過引進恒溫箱等設備,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鄭州)的物流能力,吸引沿線貨源搭乘,促進中歐貿易往來。中歐班列的開行,其運輸時間時間短,價格低,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為客戶物資有計劃的運輸以及信譽度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中歐班列適中的運價和較短的運行時間,越來越贏得客戶的青睞,因而其開行密度越來越大。從第1列中歐班列開行到第200列,用時三年零三個月;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從第200列到第800列,用時僅一年零兩個月;從第800列到第1000列,只用時兩個月。
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核心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為全球提供極為重要的公共產品,有助于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黃嘉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