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究變通,崇尚通達的今天,《鑒史問廉》中一個個清官的故事卻給了我們另類的思考……
當清官不易。無論是“不持一硯歸“的包拯、“明察秋毫,斷案如神”的狄仁杰還是“公主駕前殺惡奴”的“硬脖”縣令董宣、“一清二白”張伯行和買了二斤肉便轟動全省的海瑞,無一不是忠于職守報國為民,鞠躬盡瘁,雖苦了自己和家人,卻造福百姓社稷,“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
就為了這“堂堂正正”一聲彩,哪怕吃苦受累兩袖清風,可一個大寫的“人”字卻感天動地,華彩四溢!
這個“人”,是一身傲骨,不卑躬屈膝的人;
這個“人”,是自省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這個“人”,是公而忘私,不隨波逐流的人;
這個“人”,是剛正不阿,內心有堅定信念的人;
……
在中國幾千年政權交替中顛沛流離苦難深重的老百姓雖困頓貧苦,卻不致沉淪麻木的原因,恰是這些如星星之火的清官,給了百姓以燎原之冀。
歷史的車輪滾滾行進在今朝,再看中國老百姓的“清官情結”不難發現,老百姓之所以對清官念念不忘千呼萬喚,正是對清明政治和社會正義的強烈期盼。而自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持續以高壓態勢運行的整風肅紀反腐倡廉恰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滿足了百姓許久的心愿。“發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77606起,處理黨員干部102168人”數以萬計的數字令百姓拍手稱快,貪者為之變色。
站在2015的序幕,滿懷著對于一個清風拂面的春天的期待,我們想說:2015,反腐倡廉,高調走起!!(姬春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