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田野阡陌,看似距離遙遠,但只要真正邁出腳步,撲下身子到群眾中,真心服務群眾,那么黨群之心就能緊緊相連,讓群眾從心底感恩黨、跟黨走,切實增強黨的向心力。
今年以來,淮陰區在“大走訪”中針對群眾因病致貧等現象,創新推出“家庭醫生紅色天使”黨建項目,將1037名家庭醫生組成120支家庭醫生黨員先鋒隊,進社區、農村、湖區和企業等一線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9月28日 中國江蘇網)
“家庭醫生”顧名思義,也稱為私人醫生,是優質醫療服務的代名詞。淮陰推出“家庭醫生紅色天使”黨建項目,讓這看似與老百姓相距甚遠的醫療優質服務得以實現,獲百姓點贊,值得推廣學習。
誠然,醫生坐診看病,無可厚非,病人生病了自己上門就診也習以為常。然而,淮陰在“大走訪”中針對群眾因病致貧等現象,創新推出“家庭醫生紅色天使”黨建項目,組成120支家庭醫生黨員先鋒隊,堅持邁開腳步走出去,定期開展活動,不定期上門服務,將關愛與健康送給困難群眾,讓農村群眾不出家門不出村便能看名醫,體驗到連續、及時、有效、個性化的醫療保健和優質服務。面對“這樣的先鋒隊,哪個不喜歡?”群眾給了肯定的表揚,更說出了心聲,凝聚了民心。
從坐診的“醫院醫生”到出診的“家庭醫生”,一樣的黨員,卻有不一樣的體驗。就像先鋒隊成員王乃國醫生所說“跑的是遠了,但跟心卻貼得更近了”。從“被動”服務群眾,到“主動”邁開腳步走出去,到田間地頭服務群眾,一樣的看病救人,卻彰顯不一樣的情懷。這不僅提高了基層醫療改革發展事業水平,服務好維護好群眾利益,更強化了基層黨建工作。家庭醫生團隊出診時佩戴黨徽,在車輛、醫療設備上張貼黨員標識,亮出自己的身份,這就是一面光輝的旗幟,時時在老舊城區、鄉野阡陌往來穿梭,風雨無阻,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小小行動里面暗含大道理。看似一個平凡的小舉動,卻見為民情懷的真情。通過大走訪收集群眾困難,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解決農村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家庭黨員醫生上門義診服務,送的不僅是身體健康,更是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傳唱黨建好聲音。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田野阡陌,看似距離遙遠,但只要真正邁出腳步,撲下身子到群眾中,真心服務群眾,那么黨群之心就能緊緊相連,讓群眾從心底感恩黨、跟黨走,切實增強黨的向心力。(何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