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強信息公開,增加監督渠道,完善網絡監管,進一步暢通監督通道,保障扶貧一線群眾聲音能及時及快的反映上來,以便對“扶貧貪官”及重及快的懲治,不僅是挽回國家經濟損失的需要,更是撫慰老百姓受傷的心。
作為在基層工作多年的黨員領導干部把算盤打在了專項資金上。他以省委宣傳部在某市扶貧為由,讓另一市委宣傳部向某化工公司索要化肥200噸,價值32萬余元。然而化肥沒有用于扶貧,卻“扶”了潤達公司。潤達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周連科的姐夫,實際經營活動則由周連科一手操控。2010年底,周連科以“三下鄉”項目活動為名義,又為潤達公司撈了42萬元。(4月2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為在基層工作多難的領導干部,應深知群眾疾苦,更好心系群眾、幫助群眾,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可這位領導干部太精于算計,把算盤竟然打在扶貧專項資金上,演繹一場“變臉”戲——扶貧變“扶親”。 經查,周連科在擔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和省文化廳廳長期間,侵吞公款公物折合人民幣共計340余萬元。這樣的“扶貧”必然會引起老百姓的憤恨。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時刻,是決定能否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重要階段,大家都在齊心協力、吶喊加油的時候,卻出現了異樣的聲響,有的扶貧干部要么“胳膊肘往家柺”,要么就是“雁過拔毛”式的扶貧,要么就名目標價伸手向老百姓要“幫扶錢”……這些行為令人發指,更讓老百姓傷心。本是好政策,經過這些人的手卻變了味道,讓脫貧攻堅戰猶如遇到“塞車”,阻礙其正常行程。
對于這場“變臉”戲,結果不會出人意料,“變臉”人最終成為階下囚,對于他們只有勒住“權力韁繩”才會遏制住其貪欲。
首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要進一步加強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領導干部特別是扶貧一線的干部要始終牢記,權是人民賦予的,要用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對人民負責。把權力放進“籠子”里,使其不出格、不踩線,不張揚,老老實實做干部,勤勤懇懇當領導。
其次,加強對扶貧干部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深刻意識到“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心中永遠裝著人民,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黨的惠民政策,讓扶貧對象成為最大的直接受益者,這才是扶貧干部正當干的事。而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轉移扶貧款,如何“趁火打劫”,這與強盜有何區別!
最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要加強對在扶貧重要崗位的干部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扶貧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加強信息公開,增加監督渠道,完善網絡監管,進一步暢通監督通道,保障扶貧一線群眾聲音能及時及快的反映上來,以便對“扶貧貪官”及重及快的懲治,不僅是挽回國家經濟損失的需要,更是撫慰老百姓受傷的心。(江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