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之下,各級黨委、政府務必要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以政府誠信引領社會誠信、人民群眾誠信,形成“人人崇尚誠信、人人以誠信為榮”的社會環境,切莫讓“老賴”等失信行為毀了“誠信政府”的“金字招牌”。
“你沒有‘法外特權’,天心法院喊你履行法院判決?。?!”因至今一直未履行法院在8年前便判決確定的170萬元債務及違約金,4月6日上午7時30分,湖南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微信公號向該市失信被執行人開福區伍家嶺街道辦“喊話”。(4月6日,澎湃新聞網)
“老賴”是對失信被執行人的統稱。政府因失信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成為“老賴”,并非新鮮事物,早已有之,并且一直存在。有記者搜索發現,被納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政府有400多個,市、縣(區)一級的政府就至少有20個。近日,江西奉新縣政府被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湖南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喊話武家嶺街道辦履行法院判決等事件,讓政府“老賴”重新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成為輿論熱點話題。
其實,政府成為“老賴”只是政府失信的其中一種表現,“政府行為、決策朝令夕改”“官員貪污腐敗”“政府不守規則、用權不公、執法不嚴”“干部不作為、亂作為”“政府人員嘴上說的與實際做的‘兩張皮’”等等,都是政府不誠信、失信于民的表現,這些行為都極大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興”。政府失信成為“老賴”不同于其他行業或者個人,其造成的影響、帶來的危害極其惡劣。一方政府代表了一個地方的形象,也關系著一個地方在經濟、社會、人文、風氣等方方面面發展建設的好壞與否,一個地方政府信用的嚴重缺失,會造成當地社會發展積極性的喪失,也會使當地陷入信用危機的惡性循環中去,對地方的發展帶來不可預估的重大負面影響。
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府嚴重失信行為,還會極大地降低政府公信力,造成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失去權威、失去民心。人民群眾永遠是黨的執政基礎,一旦失去在人民群眾中的權威、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勢必會使基礎動搖,為黨的執政根基制造“不穩定因素”。
誠信,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石,也是一個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的“金字招牌”,可以使一個民族強大,使一個國家興盛。縱觀近幾年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誠信政府”被多次提及。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痹谌嬉婪ㄖ螄拇蟊尘爸拢骷夵h委、政府務必要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以政府誠信引領社會誠信、人民群眾誠信,形成“人人崇尚誠信、人人以誠信為榮”的社會環境,切莫讓“老賴”等失信行為毀了“誠信政府”的“金字招牌”。(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