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民經常會因為一些虐貓虐狗的新聞而同情心泛濫,甚至直接“人肉”始作俑者。但,為何面對因公殉職的7名扶貧干部,卻是如此的冷漠無情呢?
8日,四川樂山市公路局局長王川等一行7人,在勘察小涼山精準扶貧交通項目——峨(邊)馬(邊)途中,突遇道路邊巖垮塌,所乘2輛越野車被掩埋,7名同志全部遇難。(3月8日,華西都市報)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詩人李白對于四川山路崎嶇難走的喟嘆。千百年過去了,如今四川的道路交通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如果落實到具體的貧困邊遠山區,其實“出行難”依然是個大問題。“要想富,先修路”。確實,對于那些地處偏遠山區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村民來說,一條通暢的公路無疑就是他們的“幸福路”和“小康路”。
樂山市馬邊縣彝族自治縣地處橫斷山脈東部、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整個馬邊河流域以山高、坡陡、谷深、切割大而出名。馬邊縣既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又是一個山區縣,精準扶貧的任務重,壓力大,民眾對于便利交通的需求相當迫切。要想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要想將簽下的扶貧“軍令狀”由承諾變成現實,修路是繞不過去的一項民生工程。
令人可惜的是,3月8日,四川樂山市公路局局長王川等一行7人,在勘察小涼山精準扶貧交通項目時,天降橫禍,7名志在修路扶貧的干部,永遠地倒在邊巖垮塌的石堆中,因公殉職。看到這則消息,不免讓人哀婉嘆息,生發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涼,在哀婉悲涼之余,同時心底也對這7名扶貧壯士肅然起敬。這7名干部身體力行的踐行著精準扶貧,深入一線,勘察調研,為了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他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此,筆者愿逝者安息,愿逝者的家人堅強。
面對生命逝去,我們總免不了哀傷,總少不了同情。可是,網絡上一些“噴子”的聲音卻是如此的“刺耳”。“今天是個好日子”、“又騰出了7個官位”、“這就是貪官的報應”……這些令人惡心的評論充斥著網絡,理性的我們看到是民眾情緒化的表達,聽見的是毫無理由的猜測和謾罵。似乎在一些“噴子”的眼中,7條鮮活生命的離開,是那么的無足輕重。對于因公殉職的官員,“噴子”們無底線的揶揄嘲諷,這種對于生命的漠視,讓人痛心,這樣的網絡輿論生態,讓人氣憤。
令人奇怪的是,網民經常會因為一些虐貓虐狗的新聞而同情心泛濫,甚至直接“人肉”始作俑者。但,為何面對因公殉職的7名扶貧干部,卻是如此的冷漠無情呢?究其原因,恐怕還是“仇官心理”在作怪。在一些“噴子”眼中,只要是官員就沒有幾個好東西,因此,只要死去的是官員,不管官員是咋死的,是為什么而死的,“噴子”們都會不分青紅皂白,立即開啟“點贊”模式。雖然這樣網絡輿論并不能代表社會上真實的民意,但是任由這種“仇官情緒”在網上蔓延,其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
不知道那些網絡“噴子”到過西南地區沒有,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親歷過山高路陡的盤山公路,更不曉得他們有無生存在貧困山區的生命經歷。如果“噴子”們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請閉上你的嘴,收起你那些惡毒的詞,先去了解下真實的西南山區,去體會下當地民眾對于公路的渴望。
7名因公殉職的扶貧干部,他們的偉大不在于他們死去了,而在于他們一直都在和貧困做斗爭,都在為村民修“致富路”而奮斗。精準扶貧是一場戰斗,他們7名壯士倒下了,后面的干部還會繼續跟上,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使命。誰敢說,這樣的扶貧干部不可愛?誰敢說,這樣的扶貧干部不令人敬仰?誰敢說,這樣的扶貧干部不讓人肅然起敬?
網絡“噴子”們,不要用你們刻毒的語言來顯示你們的冷艷高貴,不要對因公殉職的扶貧干部,妄加猜測,冷嘲熱諷,雖然這樣能圖一時口舌之快,但是這會露出你們靈魂深處的卑劣。古語有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面對生命的逝去,每一個人都應該懷有一份惻隱之心。(沈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