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領導干部只有心存“三觀”、做好“三觀”,自己能過好春節、群眾能過好春節、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能過好春節。
年終歲末,各級領導干部的工作千頭萬緒,既要抓好全年工作的收尾,又要抓好下一年工作的謀劃,但筆者認為,此時更需要領導干部能夠靜下心來、沉下身去,在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全年各項指標的圓滿完成和明年工作的開好頭、起好步的同時, “三觀”不能忘。
一是“清廉觀”。居官當知年關險。春節期間,領導干部要把“年關”當“廉關”,心中要有“清廉觀”。 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切實加強自身廉政建設、作風建設。莫在濃厚的“拜年”氛圍和頻頻的“紅包”面前,為“情”所困、為“情”所惑,因放松警惕而失足鑄錯。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好自己的嘴,不該吃的堅決不吃、管好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端正自己的態度,筑牢為民執政的理念,時刻警醒自己,用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己,時刻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自覺做到清正廉潔。領導干部在節日期間還要嚴格要求配偶、子女、親屬以及身邊工作人員。教育家人以平常心對待名利,及時提醒、糾正親屬的錯誤言行,做到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讓親屬成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堅定支持者。
二是“民生觀”。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深情地說“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今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關愛困難群眾,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困難,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首要工作。春節期間,領導干部看望困難戶、低保戶、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要懷著對群眾的真感情,做到“精準”慰問,要深入困難群眾家中,不能腳步匆匆,凳子還沒坐熱,就忙著遞上慰問金,送上慰問品,然后,急急“奔赴”下一戶。對群眾的語言是程序化的,笑容是職業化的,握手是象征性的,而要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不僅僅是走訪,還要“走心”,只為群眾送去物質上的幫助還不夠,還要從情感上給予群眾關心和慰藉,要能坐得下來,俯得下身子,沉得下心來,傾聽群眾的心聲,與群眾交心、談心,了解群眾需要什么,心里想些什么,為他們的工作生活出出主意、想想辦法,把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和“慰問品”送到群眾的心坎上。這樣的“民生觀”,才是心中真有民,才能知民情、解民憂,與群眾心連心。
三是“責任觀”。權利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擔當。尤其是在春節期間,更要把責任扛在肩上,即使放假,但責任“不打烊”,尤其要有作風建設的“責任觀”,領導干部要履行 “一崗雙責”,既要推進事業,也要帶好隊伍,堅持原則,敢抓敢管,敢于批評,不做老好人,不當太平官,加強對下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注意發現和糾正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該提醒的要及時提醒,該批評制止的要堅決批評制止,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在春節前為他們打好“預防針”,假期里要裝上“防腐罩”,確保他們在春節期間不違紀,能夠自尊自重,清廉過節。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領導干部只有心存“三觀”、做好“三觀”,自己能過好春節、群眾能過好春節、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能過好春節,如此,才能形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歡樂、祥和“中國年”。(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