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古以來,無數孝子感天動地,成為佳話,“百善孝為先”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對黃祝南而言,“孝”卻成了一個擋箭牌,想要擋住法律這支利劍。
不少違紀官員在事發之后,總會為自己的行為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些借口五花八門,種類之多,令人驚愕。廣東省惠東縣原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黃祝南,在任副縣長期間以母親患癌需買進口藥為由,通過哥哥向企業主索賄16萬美元。這個理由本不成立,更為匪夷所思的是,經調查,兄弟二人從收到賄款到其母病逝的幾個月內,沒買多少藥。(人民網 11月18日)
自古以來,無數孝子感天動地,成為佳話,“百善孝為先”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對黃祝南而言,“孝”卻成了一個擋箭牌,想要擋住法律這支利劍。就算真如黃祝南所言“為母治病”,其治療費用也不能通過貪污受賄謀得,更何況,這16萬美元并沒拿來買多少藥,未必就真正拿來盡了孝道。
毋庸置疑,黃祝南因貪欲而落馬,可謂是咎由自取。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他把自己貪腐的理由歸結為“為父母治病”,大打“孝子牌”,刷矯情,博同情,企圖為自己的貪腐行為找塊遮羞布,這簡直是對親情的褻瀆。這讓筆者想起了兩則同黃祝南貪腐邏輯相同的案例。
廣州市協作辦公室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繼雄為自己的受賄理由也打出了“親情牌”,表示自己受賄2700萬的根源,是因為“偉大的父愛”。兒子一出生就患有地中海貧血病,每個月都要換血600毫升,花費2萬多醫藥費,自己不得不想盡辦法去撈錢。珠海市橫琴新區公共建設局副科長黃某,利用職務進行索賄、受賄共計200余萬元,在庭審時同樣吶喊委屈:受賄所得大部分用于父母治病,希望能從輕處罰。
這貪腐的邏輯何其的相似,只不過一個貪腐的理由是“偉大的父愛”,一個的理由是“為母親盡孝”。
筆者對“為盡孝而貪”這種說法深表懷疑。那潛在的意思是說,他的本質是好的,本來是個好人,只是被孝心所累。實際上,在很多時候,一些貪官在懺悔自己墮落的原因是,總把責任推向他人,或家屬,或朋友,說自己是“被迫”,其實只是為自己的貪腐找一塊擋箭牌,目的是想為自己減輕責任。
像黃祝南的墮落,關鍵還是自己出了問題,自身經不起種種誘惑,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價值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他如果自己立得直、行得正,嚴守黨紀國法,就不會因為任何理由而伸手。實際上,腐敗分子在主觀上貪婪成性,“為親人”最多只是一個客觀條件,是一個不太重要的因素。偉人教導我們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不能把自己腐敗的原因都推給外部環境。如果你自己變壞了,不為親人也照樣會腐敗。
作為領導干部,關鍵是要管住自己的貪欲。當一個人的世界觀發生轉變,當一個人的“貪欲”日漸膨脹,他的人生軌道就會偏離,就會走向墮落,逐步走向自我毀滅。從查處的官員腐敗案例來看,絕大多數貪官都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步步滑向罪惡的深淵。如果自己心中毫無私欲,嚴守黨紀國法,又豈會找各種理由貪腐?
當然,腐敗發生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則在于,腐敗分子權力過大而又缺乏監督。如果我們加強了對權力的監督,就是想撈錢也撈不到,不管你有什么樣的借口也無法以權謀私,也就不會再有“為孝受賄”的怪論了。(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