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子晚報》報道,6日上午,南京鼓樓區水佐崗48巷,城管隊員巡查時發現一名70多歲的老太占道賣花,城管沒有扣東西、開罰單,而是在老人的要求下,給她買了兩個菜包子將其勸走。對此網上有人為城管點贊,也有人認為有損執法權威。
攤販占道經營,倘若城管東西一扣、罰單一開,便立竿見影并不再反彈,那其職責自然談不上難。但現實是,城管面對的多為社會底層群體,他們或許有其不為人知的困境。
像新聞中的老太,年逾古稀、本該在家頤養天年,可“不賣花就沒飯吃”。此前媒體也曝出,有老太因與兒媳有矛盾,為自食其力而離家擺攤,她住過車站、棚戶,還曾暴力抗法,但城管知道情況后給她送飯送菜,上門看望,終于做通工作,聯系其兒子將她接回老家。
占道經營的老人沒飯吃,就給錢、送包子;婆媳有矛盾,就聯系家人調解、勸和……這類溫情執法方式,不只是因人施策的執法靈活性的展現,更體現了基于同情與理解的人文執法態度。依我看,它跟“執法權威”不矛盾,恰恰相反,若執法沒了人情味和民生溫度,無法取得好的執法效果,維護法律權威性又從何談起?(印榮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