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淅瀝的小雨中,北京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邱德拔體育館舉行,數千名畢業生參加。校長林建華通過分享兩個小故事寄語畢業生,“吃虧就是占便宜”。他希望,北大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堅守價值判斷,守住底線。(7月5日《新京報》)
在傳統的價值倡導中,“吃虧是福”無疑是至理名言,也是個體踐行的準則。關于“吃虧就是占便宜”,名言警句和故事寓言汗牛充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文化學者于丹曾說,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數據僅是現象的直觀體現,其準確性已不具備考證價值,然其所表達的“吃虧是福”的觀點則應獲得高度認同。
林建華結合自身所分享小故事,類似的事例舉不勝舉。東時時期,朝官甄宇奉命分羊,羊有大有小,方案紛爭難定,如此情況下,他自己先牽了一頭小羊,大家紛紛效仿則分羊順利完成。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是名滿天下的乳業巨頭,其養母囑其“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長期的身體力行讓其贏得了信任、尊重與愛戴,也造就了事業上的輝煌。誠如其所言,就強弱分明的對抗中,一個人在群毆之下若還手,會被沒完沒了的打下去。不還手表面上是吃虧了,但長期看卻是占了便宜。
在一次競選中失利了,并不代表失去了一切,從中可以看到差距、找準方向、贏得同情,都是一種巨大的長線投資;讓別人獲得了便利,自己則贏得了尊重,相比于眼前的虧損來說,其所取不可估量。我有一個朋友,在多次職務晉升中都被別人占了先機,但他絲毫沒有為此而憤怒而哀怨,而是以平常心對待。正是這種不強求、順其自然和吃虧是福的豁達,讓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充分的信任,印象分、感情分為他換取了更為寬松的環境,為輕松工作、快樂工作創造了條件。在下一次評選中不但毫無懸念通過,也為后續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眾多貪官落馬的經歷來看,“無吃虧之品”成為人生最大的敗筆。錙銖必較看似強勢而有進取心,不過卻留下了最大的禍端,強求的東西固然速效和快捷,不過未能經過時間的沉淀就會變得輕浮而狂躁,并最終失去方向。辯證講,沒有“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基本價值認同,一個人就會陷入自構的迷局中難以自拔。結果是占了小便宜,卻吃了大虧。
大道至簡。如此淺顯的濟世學和價值觀,于當下卻有反復強調和重申的必要。都說大學在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誠如林建華所說,語言上的反駁是蒼白無力的,贏得信賴還要靠實際行動。必然承認的是,“利己主義”已然相對泛濫,并成為一種令人憂慮的價值傾向。于個人來說,為此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整個社會更是損失慘重。人與人之間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則會置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于不顧,精心算計、工于心計、圓滑世故,把利益作為唯一追求目標和價值導向,于是潛規則大行其道,非法手段廣有市場,道德標準的滑落、誠信體系的失靈和法治建設的延阻,都是其衍生的副產品。
“吃虧就是占便宜”是最淺顯的濟世學,大學生作為一個國家的未來,擁有健全的人格遠高于一切。倡導“吃虧是福”的價值理念,是人格塑造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需要。這樣的價值判斷與底線堅守,于個人,于學校,于整個社會都至關重要。如此而論,林校長的“吃虧是福”的畢業寄語,又何嘗不是直戳時弊的全民告誡?(作者:堂吉偉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