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看待英雄,不僅關系到如何看歷史,也關系到如何看今天,如何看未來。英雄是民族精神的楷模、時代進步的標桿。我們呼喚英雄,更要尊敬英雄,唯有如此,我們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巔
近段時間,網絡上不時出現一些給英雄人物抹黑,替反面人物翻案的聲音。有用奇怪理由質疑先烈事跡真實性的議論,有發莫名議論為歷史反面人物“正名”、“翻案”的長文。這些稀奇古怪的錯誤言論,顛覆了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混淆了歷史是非,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水滸傳》中描述過一種“鑿船黨”,這些人打仗時不是正面進攻,而是潛入河中,手拿鋼釬,鑿穿船底使大船顛覆。今天的“鑿船黨”針對的是當下的主流意識形態,所鑿之船也不是物質之船,而是承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歷史觀之船。鑿船所采取的方法,就是以歷史研究、追求真相之名,通過一些碎片化的“事實”,經過精心剪裁,達到顛覆原來形象的目的。越是人們心目中正面的越要把它搞成負面,越是負面的越要搞成正面,將許多歷史人物打上問號,人們若不加以鑒別,極易使認識世界、判斷是非的準則發生逆轉。
還要看到,互聯網時代下,也有一些網民熱衷于“標新立異”、尋求關注,有意無意地加入到了對英雄的解構。他們倒不一定要刻意抹黑英雄,但娛樂至上的價值觀、圍觀成癮的癖好,使他們的無知成為“鍵盤俠”們的犧牲品。
今天,部分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過去的歷史缺少親臨的感受,加上當今生活節奏加快,對歷史也沒有能力去考證、研究,對英雄的認識很大程度來自互聯網,這就為別有用心的“鑿船黨”提供了條件。
何謂英雄?我們應該怎么樣看待英雄?這些問題很重要,它不僅關系到我們如何看歷史,也關系到我們如何看今天,如何看未來。現代漢語大詞典對于“英雄”的解釋是,“勇于獻身、甘于奉獻,敢于為群眾利益犧牲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和“狼牙山五壯士”等先烈,當之無愧就是這樣的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決不能沒有這樣的人,永遠都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鑿掉自己的脊梁,一個民族就不能頂天立地站起來。
英雄是民族精神的楷模、時代進步的標桿。我們呼喚英雄,更要尊敬英雄,唯有如此,我們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巔。(張紀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