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近日坐上了5000點,隨之而來,不少炒股致富的“勵志”故事,成了坊間的熱門話題,連很多正兒八經的門戶網站,也在顯著位置刊登出某大學生或某小工,通過借錢或者少量資金入市,結果抓住了幾只大牛股,于是大發一筆或成了富翁……故事有鼻子有眼,不過最后都在文后留下這么一句:文中當事人用的是化名。
這些故事的真實性且不去質疑,理論上,股市上漲了數千點,穩守某只牛股而從此改變財富數字的股民,肯定有的。只是,在投資圈里,任何的成功者從不認為自己的經歷有多么勵志,因為,成熟的投資者都知道,一天不離場結算提走現金,就一天也談不上能笑到最后。
股市雖說能夠賺錢,但是帕累托定律表明,每個周期結算,最后總是22%的人獲利,而78%的人虧損,仿佛就是一個魔咒。最近,有個網上調查統計說,77%以上的股民都賺了,但是,這些股民是結算后回答這個調查嗎?非也,絕大多數人還在指數繼續瘋長的巴望中,計算著自己的“紙上富貴”呢!
股市的很多“創富”故事,其實是不宜用來做“勵志”的。因為,股市的每一次漲跌牛熊變換,都具有不可復制性。雖然,很多大師試圖窺破其中的秘密,但最終所有股市“預測”工具和曲線圖表,真正能夠顯示或記錄下來的都是以往已發生過的東西,完全預測未來根本不可能。同樣,成功了的股民,他們的成功只能說明其經歷了什么,做過哪些選擇,得到了多少收獲。但讓他們“換個姿勢再來一次”,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政策環境和各種指標此一時彼一時,拿這些作為標桿,無疑是盲人摸象。其實,股市中每個“贏的故事”,都只是孤例。沒有人能夠復制巴菲特,也沒有人能夠復制林奇,兩位都是闖蕩股市的大師,但一個站在世界財富的頂端,另一個卻在貧病中死去。
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個財富夢,但最危險的是不勞而獲的財富夢。看那些股市創富故事,其實大多都或多或少傳達著不勞而獲的信息。這些故事沒法告訴你這哥們那姐們是經歷過多少糗事才摸進了股市的門檻,而股市中隨著風險的累積,那種在恐懼與貪婪中搖擺的心理折磨,更不足為人道。沉迷在這些無根浮萍般的“勵志故事”里,無異于一種自我麻醉。聽了故事匆忙入市,自然損手爛腳;而聽了故事裹足不前,又會錯失良機……可見其“指導性”有多么糟糕。
事實上,股市中的任何成功者,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成就的,根本無法“勵志”或者“學習”,正如在人生當中,你可以學習榜樣的經驗和挫折,但你終究不可能成為你的“榜樣”一樣的個體。
市場上有高回報就必然有高風險,在不是“天堂”就是“地獄”的資本游戲當中,確實沒有可順手拿來參考的“勵志范本”。相反,在實際操作中,有專門追逐高回報的成功者,也有專門規避高風險的成功者,千姿百態,不一而足。當然,也有黯然離場的碎夢人。其實,股市和人生一樣,只有經歷,才知結果。也只有經歷過,才會知得失。所有的勵志故事,都是人家的浮云。只有克服自己的弱點,在股市中調整出最佳的投資組合,這才是自己的最大收獲。(唐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