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負責人12月6日表示,未來考慮邀請居民和社區單位為政府職能部門考評打分,作為干部晉升的重要依據(12月7日《京華時報》)。
干部考核,歷來就是政府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因為干部考核的結果,往往作為今后人事任免、調動、獎懲的重要依據。據報道,針對當前監督主體倒置、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職能流于形式等問題,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要完善街道辦事處監督評價職能,定期組織轄區單位和居民代表對專業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和民主評議,及時將考評結果和居民意見反饋至區(縣)績效考核部門。考評結果作為派出機構干部人事任免、調動、獎懲的重要依據,派出機構負責人任免應事前書面征求街道黨工委意見。
實事求是地講,政府部門對干部的考核,目前基本上都在內部進行,干部干得好壞,是否晉升,可以說與屬地社區單位和居民無關,社區單位和居民也沒有什么發言權。而北京民政局今后擬請社區單位和居民對擬晉升的干部進行打分考核,筆者以為,這無疑是干部考核機制的大膽創新。一來,政府部門對干部考核,敞開大門聽民意,這是一種積極的進步,說明在觀念上已經走出重內部考核的小圈子,開始走出去接受社會的檢驗。這種考核,將更具客觀性和真實性。比如,社區單位和居民平時與政府部門和派出機構打交道比較多,對干部的日常言行舉止也大多有個了解,有時社區單位和居民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真實,比在單位內部畫畫勾、打打分的效果要好得多。二來,這種內外結合式的考核,也增強了干部考核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增強了干部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得干部能否晉升的依據,更加真實和充分。
其實,政府部門的干部考核,不能僅僅局限于單位內部進行,而是應當拓寬干部考核的渠道,聽聽社區單位和居民對干部怎么看、怎么說,畢竟,除了少數不直接與群眾打交道的部門之外,很多政府部門都是與社區單位和居民打交道比較多的,他們的工作作風和工作狀態,基本上也都在社區單位和居民的視線之內,知道他們平時的為人處事和行為習慣。雖然目前政府部門中的干部考核也有群眾評價這一項,但這都是單位內部的群眾評價,受單位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有時干部考核會失真,考核結果的水分也比較大。比如,有的人怕得罪人、怕領導不高興,在干部晉升考核時,都會說好話,也會違心去畫“優秀”的勾。這就使得干部考核呈現“報喜不報憂”的狀況,看不到一些干部存在的真實問題,有時也就難免出現一些帶病提拔的用人失誤。
而如果請社區單位和居民來打分,相信將與內部考核的作用和效果明顯不同。社區單位和居民此時往往會說真話、畫實勾、打客觀分,這樣一來,通過這種內外結合考核的方式,就能夠對干部考核作出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干部是否可以晉升也能得出真實的結論,從而使得干部人事任免、調動、獎懲的依據更權威性。因此,筆者以為,北京市民政局創新干部考核方法,擬請社區單位和居民委干部打分的做法值得各級政府部門關注與推廣。作為政府部門,特別是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單位,都應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擴大干部考核的覆蓋面,而對于擬提拔晉升的干部,更應該多聽聽社區單位和居民的聲音,讓社區單位和居民,來給被考核的干部畫畫像,以此檢驗干部是不是真能干、真廉潔、真優秀。(舒心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