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級黨報黨刊,關于黨政主要領導到基層調研的新聞隨處可見,而且比較呈模式化,不外乎就是黨政領導看看企業、拉拉家常、問問疾苦…….當偶然看到11月28日《河南日報》關于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在新鄉、安陽調研的新聞后,這樣的感性認識得到了糾偏。
據報道,在三天的密集行程中,郭庚茂書記除了“進車間、訪企業、入園區、察項目”等“規定動作”外,還重點察看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與企業職工、干部群眾深入交流,分享發展喜悅、思考來年工作、謀劃未來發展。一句話,郭書記在三天的調研中,始終身懷民生情懷,堅持民生導向,處處展現河南民生工作新常態。
一.展現改革發展新常態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改變舊制度、舊事物。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在一些具體事務中,各利益階層有不同的訴求。從郭庚茂書記對鋼鐵企業、市民之家行政審批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調研情況來看,河南各行各業的改革發展都緊緊圍繞“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一目標在進行,這既是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改革發展的最終目的。
二.展現經濟建設新常態
經濟發展是各地區的永恒主題,但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應該怎樣發展?特別是像河南這樣的人口大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在哪里?如果不搞明白這些問題,調研就達不到了解社情民意的目的。
郭庚茂書記此次調研的幾家企業,有家居行業的佼佼者,有工藝品新秀,有生物醫藥研發基地,有精密制造產業園,每一家企業都符合低碳環保要求,每一家企業都將自身特點與河南的人力資源優勢進行了很好的融合,都可以解決和帶動當地一大批人員創業就業。被視察的企業猶如一個小小的窗戶,可以窺見河南全省的經濟發展已步入到一個新的常態。
三.展現農民致富新常態
隨著經濟的發展,青壯年外出務工已成普遍現象,像河南這樣的人口大省,外出務工人員更多。人走了,土地不能荒蕪,怎么辦?讓土地流轉起來。
郭庚茂書記視察的現代農業經營公司,“已經流轉3000畝地,目標是一萬畝。延津小麥很好吃,想把‘中國第一麥’這個品牌打響。”這樣的運作模式,不僅讓荒蕪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農民得到了不菲的土地流轉金,有些還可以在家門口務工,得到勞務收入。這樣的農村經營發展模式具有標本意義,展現著農民致富的新常態。
四.展現作風建設新常態
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更是各級黨委政府一個永恒不變的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出了以八項規定、反對四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一系列作風建設活動,以實實在在的成效鞏固和壯大了作風建設成果。在條條禁令下,一些地方的黨員干部隊伍出現了“庸、懶、散、浮、拖”等新癥狀,在此次調研中,郭庚茂書記特別叮囑基層黨員干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結束了,但作風建設不能收,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能丟,基礎工作基礎制度要抓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以堅守如初、始終如一的精神敢于擔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崇尚實干,以優異的成績給老百姓交上滿意的答卷!(楊維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