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句題外話:“包養”一詞的使用頻率,很可能已經超過“保養”、“褒揚”、“抱養”。建議將“包養”列入拼音輸入法的詞表,最好居首以方便用戶。
昨天有報道說,山西一名女士(相關報道中化名“小莉”)向媒體爆料稱,自己和山西孝義市環保局陽泉曲環境監察中隊的副隊長干部郭雙龍“保持過一段男女關系”,郭曾答應與老婆離婚再與她結婚。包養期間,小莉還為郭打過胎。2014年初,兩人關系破裂,并發生沖突,后簽署“包養終止協議”,分手費達40萬元。“這些錢我都收到了,但我從23歲到2014年26歲三年的青春都被毀了。”小莉稱,就算不要錢,也要舉報。
“包養”已不是新聞,或者新聞性已經很弱。但是,一個“副中隊長”級別的官員有財力包養得起一個女文學碩士,還是能吸引眼球的。“小莉”們自曝內幕也不是新聞,但是如果狗血劇情能釋放出反腐正能量,還是值得贊一個的。
用40萬元給3年包養關系畫一個句號,郭雙龍不算窮嗖和摳嗖。郭雙龍只是一個副中隊長,換了別的基層干部,哪有一擲40萬的底氣和豪氣。小莉稱,郭是孝義市環保局陽泉曲環境監察中隊的副隊長,但在孝義、太原、天津、北京等擁有多套房產,價值數千萬元。照理說,你拿了40萬走人就是,郭有多少房產,與包養關系無關。小莉顯然是要把個人小事與反腐大業聯系起來,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有人報料,有人止血。當地一村委會主任蘇某,是“包養終止協議”的見證人,協議上有蘇某的簽名和手印。9月12日,蘇某在電話中向媒體證實這份協議的存在。蘇某稱,郭雙龍為普通職工,曾經和幾個兄弟投資過酒精廠,“三兩百萬元,借的,都虧了。太原的房子買的早,才幾十萬,天津的房子是給孩子讀書用的,現在還背著貸款。”蘇某是想把郭隊副的財產往少里說,殊不知不說還好,越說疑點越多:那邊投資酒精廠還欠著債,這邊貸款買房,按揭是每個月都要付的;與此同時還有財力包養女人,為結束包養關系能一次性支付40萬元現金,一個隊副的正常工資,顯然支付不起。
要弄清疑點,有一個現成的線索,或者說調查方向,就是郭的職務,環境監察中隊副隊長。環境監察人員利用職權敲詐污染企業,或污染企業買通環境監察,最后環境監察與污染企業貓鼠一窩,這些都是已經發生過的,這是否也是郭隊副的生財之道呢?琴瑟和諧之時,耳鬢廝磨之際,郭隊副是否向小莉透露過、炫耀過一點什么?等紀委的調查吧。(戎國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