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標準是高是低,要看一看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要問一問當地的居民消費水平,要參照普通職工收入幾何、房價多高、吃穿多貴,模糊了這些參照物的對比是盲目籠統的,而選錯了參照物的對比,更容易引起無謂的爭論和質疑,強化身份對立。
近幾日,關于公務員工資高低的爭論火藥味頗濃。起因之一是:因查詢密碼設置過于簡單,網友從湖南冷水江市財政統發工資信息的網站查到當地各政府機關、單位的公務員工資,發現絕大多數在2001元~4000元之間,有跟帖者大呼意外,“好低”(見2月11日《南方都市報》)。無獨有偶,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蘄春縣株林鎮黨委書記陳菊珍談待遇時說,“我是正科級干部,現在每個月工資2400元”,“過去,兄弟姊妹們羨慕我在機關工作,吃‘國家飯’;現在,隨便一個打工的都掙得比我多”(見2月9日新華社報道)。
在外人看來捧著金飯碗的公務員群體收入竟然如此“寒酸”,這是真的嗎?被曝光的是全部收入還是一部分?圍繞公務員工資究竟是高是低,網友展開了唇槍舌劍,有人拍磚稱公務員哭窮,也有基層公務員急切曬出工資條以證自身。
在為公務員工資扣上或高或低的帽子前,很多人似乎忘了,高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高是與誰相比?低又是相對誰而言?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2001元~4000元的月薪確實較低,而在一些縣城,或許足以令人生活得沒有壓力。上述新聞所述兩地,這一標準是高是低,要看一看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要問一問當地的居民消費水平,要參照普通職工收入幾何、房價多高、吃穿多貴,模糊了這些參照物的對比是盲目籠統的,而選錯了參照物的對比,更容易引起無謂的爭論和質疑,強化身份對立。譬如這位鎮書記,僅以打工者為參照物,看到“高薪”而無視他們的“高辛”,難免被拍磚“不厚道”了。同樣,不出所料,2月12日,湖南省內媒體有文章稱,冷水江市多位公務員表示,被曝光的工資屬實,“說不上低”,“能買一平方米的房子”。
對于公務員工資這一話題,公眾總是抱有濃厚的興趣,其可能附加的各種隱性福利、與之密切相連的權力和灰色收入,似乎都在隱隱透露著公務員群體的“優越”之處。尤其是某些貪污腐敗、權力尋租等現象的出現,為公務員群體貼上了法外利益占有者的標簽。不少情況下,也有人將公務員與貪官混為一談。如此,才有湖南冷水江市公務員工資被公開后網友大呼“好低”,這種“低”是與人們預想中的“高”相比,是與被屢屢曝光的貪腐官員的“土豪”形象相比。
對普通公務員了解的缺乏,讓公眾頻頻選錯參照對象,甚至將整個公務員群體裹挾進自己一廂情愿的情緒。而事實上,公眾的情緒往往針對貪官、灰色收入和權力尋租,而不是針對普通公務員以及他們的合法收入。
不少基層公務員面對公眾的質疑,“曬”出了自己,為被誤解的這一群體去除了幾絲遮遮掩掩的神秘。如同輿論所說,不透明,就易為公眾猜測與誤解。公務員工資“被公開”,不如主動“見見光”, 將其納入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之一,讓其透明化起來,主動接受公眾的評議、監督。如此,便會少一些源自猜測與誤解的社會對立,也會增加個別官員以權謀私的難度和忌憚。(程莉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