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的男嬰被奶奶誤留在電梯,被電梯里的小姑娘抱起。電梯關閉后,小姑娘卻把男嬰摔到地上猛踢。男嬰奶奶追到25樓,找不到孫子。小姑娘還拍拍老人說“阿姨不要著急!”之后,孩子被找到,渾身是血地躺在小區樓下,生命垂危。(12月5日《京華時報》)
一個1歲半的小男孩,一個10多歲的小學生,兩個孩子在同一個電梯里偶然相遇,結果卻是一場震驚國人的悲劇。看到電梯監控視頻里,小女孩毆打小男孩的場景,真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會是一個小學女生所能做得出來的。當她把小男孩抱起丟出電梯后,到底又發生了些什么,小男孩為何會掉到樓下草坪,暫且不得而知。但,光是小女孩面對尋孫心切的老人,還能拍拍她說“阿姨不要著急”,那種超強的“淡定”就有點讓人不寒而栗。
輿論瞬間被點燃了,憤怒的網友留言不絕于目,幾天前“老外被訛”事件的大逆轉,并未能給人們帶去更多的冷靜。暴戾的話語與不堪的辱罵,已經等不及后續的調查報道。
兒童的暴力傾向,是我們社會亟待重視的現實。一種是語言上的,嘴里動輒蹦出“宰了你”、“做掉你”等言詞的孩子比比皆是;另一種是行動上的,喜歡欺負弱小,用暴力解決問題。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可能是受到影視動畫片的不良影響,也可能是對成人社會暴力言行的耳濡目染。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疾病,比如多動癥的孩子,他們會無法控制地表現出暴力傾向,卻不被他人理解。所以在這起事件里,看似“可怕”的小女孩,首先更是個可憐的小女孩。或許是因為性格,或許是因為疾病,或許是因為家庭,或許是因為動畫片,或許是因為社會環境,讓她做出了長大后肯定會后悔不迭的舉動。但是作為成人,我們真的有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盡情抨擊嗎?不,我們每個人都為她的暴戾擔著一份責任,而不只是她的父母。(舒圣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