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現在開始,理應對主題公園適度降溫、及時矯正、強化規劃,在此基礎上,強調文化的滲透與重塑,避免膚淺粗俗的噱頭,克服簡單克隆的模式,逐步培養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題公園品牌。
據報道,多個權威機構分析預測,我國主題公園發展近年來逆勢上揚,多家行業企業進入全球前十名,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主題公園市場。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國內多數主題公園文化主題不夠突出,同質化、低文化、少規劃等問題比較普遍。
伴隨著城市化的步伐以及旅游經濟的持續走熱,主題公園在各個城市遍地開花。據機構統計,截至目前,中國主題公園數量達到2500多家,其中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事實上,扎堆出現的主題公園并不是每一個都有好日子過,其中相當一部分已在生死邊緣掙扎,倒閉算不上什么新鮮事。據《2015年我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報告》指出,近10年來涌現的本土主題公園中,已倒閉的約占80%,給國內旅游業造成高達3000億元的經濟損失。
國內主題公園艱難存活,除了數量多、分布密集之外,恐怕與同質化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前,不少人批評當下旅游景點的產品千篇一律,無論你在麗江、青巖古鎮抑或是朱家角,那些門店里出售的小玩意都似曾相識,沒有太大差別。同樣,國內很多主題公園也普遍存在缺乏創意,“千園一面”的問題。此前有統計,全國各種“西游記宮”曾有50多個,全國各類民俗大觀園和民俗村達30余個,以游樂設施為主打的卡通主題公園更是不計其數,幾乎每個城市的主題公園都會有簡陋的恐龍復制品和高高的摩天輪。
指望以這樣單調、粗糙的主題公園滿足民眾的游憩愿望,乃至從大家的兜里掏出錢來,未免小瞧了人們的審美水準。旅游內需當然很大,但市場主體應有新的創意、新的主題,要有文化附加值,讓民眾感到物有所值。如果到哪都是模樣差不多的游樂場、主題公園,大家就會膩煩。不是圈起一塊地方就能收門票,大家也不愿意重復同樣的旅游體驗。
主題公園之所以同質化嚴重,一方面在于缺少全盤規劃,決策者不了解整個市場的情況,只看到潮水般的旅游人群而看不到旅游市場已經日益細分。另一方面,則在于相當數量的主題公園文化含量太低,缺乏想象力,很難讓人駐足,更不要說產生強大的粘度。幾乎每個主題公園都缺乏觸動人內心的東西,很難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共振。
主題公園的想象力去哪兒了?可能丟失在“錢多人傻”的旅游業超常規發展中了,以致于“蘿卜快了不洗泥”;也可能與規劃建設過程過于倉促,來不及精雕細琢有關,以致于搞出來的都是“大路貨”。而根本癥結,恐怕還是與當下的城市規劃建設一樣,受制于過度的行政化、長官意志,缺乏有效的公眾參與。這樣,城市固然“千城一面”,而主題公園等一向被視為配套、附屬的建筑也只能“千園一面”了。
未來,在我國經濟轉型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中,主題公園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現在開始,理應對主題公園適度降溫、及時矯正、強化規劃,在此基礎上,強調文化的滲透與重塑,避免膚淺粗俗的噱頭,克服簡單克隆的模式,逐步培養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題公園品牌。(作者: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