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高鐵票贈送的礦泉水不再隨時贈送,而是增加了一些條件。昨日,市民臺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由于經常乘坐高鐵,此前總能領取一瓶免費的礦泉水,但其前日在北京西站乘車時,被告知發(fā)放礦泉水有了時間限制。(7月15日新華網)
免費的礦泉水從憑高鐵票不限時、不限量領取到現在的限時、限量領取,在網上引發(fā)了眾多網友的質疑。咋一看,鐵路部門的做法有些不公平,同樣的高鐵票,為什么早10分鐘發(fā)車的就沒水可領呢?更有人因此質疑,高鐵票價中是含有礦泉水的錢的,現在限時、限量領取,不是侵害旅客的利益了嗎,如果票價中不含水錢,鐵路部門又憑什么免費贈送呢?然而,這些看似有理的質疑背后,卻并非就是合理的。
首先,質疑票價中含礦泉水的錢太過主觀。一方面高鐵車票的定價權并不在鐵路部門自己,而是在發(fā)改委。雖然筆者不清楚定價的具體依據,但相信這是一個嚴肅、科學的過程,每一個組成部份都要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才行,不是鐵路部門想加什么錢進去就可以加的,怎么可能含礦泉水的價格呢?另一方面鐵路的基本票價快20年沒漲了,若要增收,想法提高基本票價才合常理,費那么大的勁去弄個水做什么?機票中含燃油附加費可以理解和接受,火車票中含礦泉水費?大眾不可能理解和接受,而對于這樣大眾不可能理解和接受的事,發(fā)改委等定價部門可能去做嗎?質疑票價內含礦泉水費不就成了在質疑國家定價權威部門專家的智商了嗎?
其次,免費的礦泉水不應成為質疑者的“水軍”。鐵路高峰時期的一票難求和前幾年一些服務方面的不完善,造成公眾一直來對鐵路有某種偏見和不信任感。這就造成了鐵路說是免費贈水,公眾卻質疑鐵路為什么要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利益在驅使?其實近幾年來鐵路的服務改變、提升了很多,從實名制到網絡售票,從自帶“搶票”功能的新版12306到“掌上12306”,從不斷降低門檻的農民工團體票到不斷延長的學生票預售期,從12306客服電話到不斷完善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服務平臺……所有的這些,無一不是鐵路轉變作風、服務旅客的體現;雖說仍有不少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但我們不應忽視鐵路服務這些年的進步,更不應讓鐵路部門因免費的礦泉水而“趟槍”。
再次,公眾對免費的礦泉水應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高鐵贈水一方面是一種市場宣傳行為,只是現在經過幾年的發(fā)展,高鐵的舒適、便捷已經受到了大家的認可,通過贈水來做廣告的必要性降低了;另一方面,礦泉水的水源地是西藏自治區(qū),鐵路的贈水行動,應該具有一定的援藏性質,在提升其銷量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該礦泉水的品牌知名度。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告效應的遞減,鐵路部門也需要考慮到成本支出,尤其是在鐵總改革成為企業(yè),背負著加快發(fā)展和減輕負債的巨大壓力這樣的背景下,沒有選擇取消免費礦泉水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我們應該對限時、限量贈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當前正值廣大鐵路職工為暑運奮戰(zhàn)的時候,免費的礦泉水不應該成為主角,也不應該成為質疑者的“水軍”?,F在不少高鐵列車上的飲水處,都有讓旅客自行取用的免費紙杯提供,這一小小的細節(jié)說明服務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我們不必盯著一瓶免費的礦泉水不放,讓大家都能平安、順利、舒適地出行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主角”。(張偉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