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紀委監察部網站能夠成為公眾舉報腐敗現象的首選網站,那么靠微博舉報吸引眼球推進反腐,將轉變成公民對反腐機制的依賴。
9月2日,中紀委監察部的網站開通了,該網站被定位為“中央紀委監察部信息公開、新聞發布、政策闡釋、民意傾聽、網絡舉報的主渠道、主陣地”。
雖然該網站的功能非常完備,但公眾和輿論普遍關心的,肯定是網絡信訪舉報一項。既然這個網站的“規格”這么高,這么專業,又有如此巨大的資源支撐,對于公眾來說,就理應成為最為便捷的網上舉報平臺,這種便捷,理所當然地應該表現在比微博等舉報形式更高的效率。可以想象,如果這個網站能獲得公眾和社會的普遍信任,能成為公眾舉報腐敗現象的首選網站,那不但有助于反腐敗向縱深推進,有助于增進公眾對反腐敗的信心。
這些年來,利用微博等形式舉報各種腐敗現象,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個別腐敗現象也確實得到了局部的遏制,一些腐敗分子也由此落馬,但是應該看到,利用微博等舉報形式,雖然是公民和輿論監督者的權利,但它畢竟只能碎片化地關注到某些個案,很難從整體上推進反腐敗大業。如果中紀委監察部網站能夠成為公眾舉報腐敗現象的首選網站,那么靠微博舉報吸引眼球推進反腐,將轉變成公民對反腐機制的依賴。
舉報腐敗現象,是公民享有的憲法意義上的政治參與權利,這種權利的實現程度,取決于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的發展程度,網絡技術的進步,實際上為公民權利的擴大提供了新的驅動力,使得公民政治參與更為便利化,這是我們認識微博等網絡舉報形式的出發點。基于此,對微博等網絡反腐方式的最好的引導,是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創造更便捷更高效的舉報渠道,把絕大部分網上舉報都吸引到這個體制內的渠道上來——讓中紀委監察部的網站成為這樣的平臺,那將是公眾最大的期盼。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應該做到,也是能做到的。
王岐山同志9月2日在調研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建設時強調,沒有群眾支持,網站就沒有生命力,要強化服務意識。要加強與群眾交流互動,了解、收集社情民意,暢通監督渠道,發揮好社會監督作用。要積極主動應對和引導輿論,重要輿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這個明確的要求,體現了對公眾反腐熱情的呵護,也是對公眾政治參與權利的尊重。一個社會的進步,是多種健康社會力量協同推進的,而來自公民的健康力量是所有力量的源頭,對反腐敗來說尤其如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