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長得丑能不能當警察”成為網絡熱點話題。與此相映照的是,即將過去的暑假成了許多大學生甚至還有一些高中生的“整容季”。適當整容無可厚非,但是,陷入不整容無就業的焦慮之中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人以貌取我,我卻不能以貌取己。
記得外交部長李肇星有一次與網友對話,有網民調侃:“李部長,您的才華我們很佩服,但您的長相不敢恭維。”李肇星說:“我媽不這樣認為!”多么自信的回答,一時傳為美談。對一個人來說,自重才能贏得尊重,自信才能取得信任。同樣一個人,如果自卑容貌普通不敢直視考官,是不可能有機會的,如果自信素質優異坦然面對考驗,自有機會降臨。容貌不是關鍵,你表現出來的自信、親切、文雅、干練、沉穩等氣質才是關鍵。
“腹有詩書氣自華”。自信心是建立在素質和能力基礎上的,如何提升素質和能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焦慮”的。2013年,中國內地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699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沒錯,對學業不精、專業過剩的大學生來說確實難,但決不是沒有機會。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就業壓力大,而一方面企業卻招不來人才。不是沒有崗位,是你不具備這個能力。也有許多標準的美女、帥哥找不到合適工作,為什么?是大學生知識結構有問題,而不是容貌有問題。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太過于焦慮以貌取人這個事。眼下,是勞動力買方市場,一個崗位成百上千人來競爭,招聘企業在專業素質之外附加一些容貌條款,是人之常情,再自然不過了。況且,表面上看是美貌者往往勝出,實質上是美貌加上素質的勝出。用人單位不是傻子,你容貌平常但專業素質優異,不愁沒有工作;你能力不行,空有一副好皮囊也是枉然。當然,也有一些把容貌作為先決條件的工作崗位,比如空姐、公關、禮儀等,那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你容貌平常而素質優異,卻非要在這樣的招聘中與人一較高下,那就揚短避長了,是和自己過不去。“天生我材必有用”,前提是,你得找到自己適合而又適合自己的方向。
不贊成整容的人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時代不同了,稍微整下容談不上不孝。倘若你整容整得父母都不適應了,就不應該了。
(映象網評論員 金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