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從國家層面明確了寬帶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將寬帶定位于與水、電、路等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礎設施,這是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突破。(人民日報8月20日報道)
寬帶,與水、電、路地位同等,屬公共基礎設施,一個小區,只要通電通水通路就要通寬帶,強調其公益性,弱化其商品屬性,這是老百姓的福音。目前寬帶市場壟斷程度高,寬帶基礎網絡基本都掌握在聯通、電信手中,寬帶運營方在操作中過多強調其商品屬性,利用壟斷地位形成暴利,侵犯消費者權益。此前主流媒體就報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市民選擇中國聯通寬帶業務,必須捆綁固定電話或手機卡,每月還有保底消費。而在很多小區,住戶只有聯通一家運營商可供選擇。這種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霸王條款,也許只有居于壟斷地位、過分看重經濟利益的企業才想得出來、做得出來。
將寬帶列為與水、電、路地位同等的公共基礎設施,推動開放競爭,將給寬帶服務帶來巨大的提速空間和降價空間,這是老百姓的另一個福音。逐步開放寬帶接入網業務,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寬帶網絡設施建設和業務運營,可以有更多的企業參與這個領域的開發,保障住宅小區及機場、高速公路、地鐵等公共服務區域的公平進入,通過相互競爭,利用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把價格降下去。
寬帶中國,百姓福音。寬帶被明確定位為公共基礎設施,要做到實至名歸,國家還應該對其進一步加強監管,既保障企業合理的利潤,也充分發揮其公共基礎設施的屬性,真正給人民群眾提供高速、平價的寬帶服務。(映象網評論員 茹向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