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濟山莊的樓頂違建別墅終于開拆了。“天子”腳下,首善之區,這個“最牛違建”六年來卻無人撼動,國人為之瞠目,外媒為之訝然。拍案驚奇之余,筆者卻在想,如果沒有媒體曝光,能拆得了嗎?
這不是“事后諸葛亮”。中國有許多問題如果不弄到大庭廣眾之下是解決不了的。在人們的經驗中,“三氯氰胺”、“瘦肉精”、“蘇丹紅”、“毒生姜”、“紅豆水”等等問題的解決,大部分都是先由媒體曝光,然后相關部門才匆忙跟進處理的,北京“最牛違建”就是這樣。很少聽說先由政府披露,然后媒體跟進報道的事例。當然,媒體是社會道德良心的守望者,披露問題責無旁貸,但是,相關部門的職責又是什么呢?
北京城管部門回應說,自2008年12月起多次對這處違法建設進行調查,房主張某某以在外地出差等為由,一直未能接受調查。意思是說,你看我也盡力盡責了,找不著業主我也沒有辦法。現在業主依然沒有露面,他怎么就肯拆了呢?看來不是城管能不能拆,而是想不想拆的問題。如果換成一般老百姓,別說你“違建”了,就是你坐在家里,推土機也照樣拆掉你的房子。現實中,有的政府部門執法往往因對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執法方式和執法力度,他們或為財富所左右,或權力所左右,或為人情所左右,就是不太為法規所左右。
北京“最牛違建”之所以難拆,這里面有當事人飛揚跋扈,有城管部門怠政荒政,也不排除有達官貴人暗中袒護。其背后是什么?是資本暴力和權力傲慢。業主當過北京某區政協委員,又賣“神鞋”發了財,鄰居妨礙我就打,城管來了我不理,不可不謂之猖狂。可是,一經媒體曝光,在一片喊“拆”聲中,權力傲慢不見了,資本暴力不見了,躲躲藏藏的業主“HOLD”不住了,于是開拆了。期期艾艾的城管部門也“HOLD”不住了,不能不有所交代,否則,自己的烏紗帽也會“HOLD”不住的。
去年底,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白云分局太和鎮原執法隊隊長王寶林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行賄人陳某供述,為了順利建成七層違建樓房,先后給王寶林行賄16萬元,還給城管隊準備了22份禮品。那么,北京“最牛違建”事件中,有沒有城管執法人員充當了“違建”的保護傘呢?
拆除城市違建,媒體輿論監督是一種推動力量,但城管才是主要的或者關鍵的力量。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軟,城管“打鐵還得自身硬”。
(映像網評論員 金 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