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饅頭當午餐,環衛工嚼出的滋味一定滿含著悲哀和無奈。在這背后,我們更看到了環衛工的權利貧困。尊重環衛工,從提高待遇入手,最起碼不能拖欠其工資。
西安環衛工王淑香的午餐很簡單——1元買了三個饅頭。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因為她不知道自己的工資還要被拖欠多久。“4個月多沒領工資了,我們都是臨時工,又不敢找領導要,怕被辭退。”王淑香說,今年2月底領完工資后,他們被從灃東新城六村堡街辦轉至未央區管理,工作地點不變,但每月1450元的工資卻一直拖欠。
照片中王淑香吃饅頭就熱水的側影,顯得落寞而疲憊。如果將幾個數字拼接一起,更會發現一種近乎滑稽的悲涼:每月只有1450元工資——2013年陜西的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為1150元/月,工資如此微薄,卻已被拖欠數月;一天只吃兩頓,頓頓饅頭就熱水,只花2元錢,狀況如此辛酸,與高強度的勞動不相匹配。與之對應的則是敬業——15日上午11時30分,盡管已到吃飯時間,王淑香仍放不下手中的掃把,再對街道巡查一番。
像王淑香一樣被拖欠工資的環衛工多達200名,有的人入不敷出,囊中羞澀,不得不借錢度日。環衛工的工資為何被拖欠?當地相關人員歸咎為環衛工所在的街辦新建、機構重組等原因。即便所說屬實,這工資一拖就是4個月多,也太不像話了。有工作人員稱:“別說環衛工工資沒發,我們正規編制的人員都有幾個月沒發工資了。”有編制的人沒發工資,不等于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拖欠環衛工的工資,環衛工家底薄,存糧少,抗風險能力弱,和有編制的人有的比嗎?
三個饅頭當午餐,環衛工嚼出的滋味一定滿含著悲哀和無奈。而在這背后,我們更看到了環衛工的權利貧困。環衛工的權利貧困,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只拿較低乃至最低的工資,有些沒有五險一金,仿佛寄居在城市的飄蓬,缺少穩定的制度性呵護,有的人年事已高也無法頤養天年,比如被拖欠工資的環衛工中,有的已經60歲了還在為生計掙扎;二是沒有贏取足夠的尊重。
今年年初,廣州的一名環衛工表達心聲:為使我們能在這座城市平等、尊嚴、體面地生活下去,建議:1.基本工資上漲10%。2.考慮增加住房補貼或發放住房公積金。說實話,這兩個建議很卑微。環衛工,你的名字不該是悲情,也不該是卑微;你的權利不該殘缺,也不該委頓。尊重環衛工,從提高待遇入手,最起碼不能拖欠其工資。
(王石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