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難耐,武漢市公務員作息時間改為6小時,存在高溫權益濫用的嫌疑。這是不是一種脫離群眾的不良風氣?
“親,這么熱的天你上班幾小時?”——網友在微博里紛紛發(fā)出夏日之問,武漢市公務員悄悄給出了答案:6小時。有記者日前獲得一份蓋有武漢市江岸區(qū)城管局公章的《關于調整夏季作息時間的通知》的照片,通知顯示,“自7月2日至8月31日,將下午工作時間由14:30-17:30,調至15:00-17:30。”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武漢市的政府部門作息都進行了調整,算起來,每天只需要上班6個小時。這一說法得到了武漢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的證實。
高溫天氣下調整作息本身并無“大不妥”。《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guī)定: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huán)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應該說,適當調整城管隊員等室外工作人員的作息時間,并不算違規(guī)。
但武漢的做法已超出了正常的“避暑”:一,作息時間調整的覆蓋范圍過大,許多部門的公務員都在有空調房內工作,高溫工作對他們并無影響;二,公眾擔心,縮水的工作時間會否帶來縮水的公共服務,進而造成市民日常辦事的不便。
由此,人們看到的是有些政府部門對自身“照料”的無微不至,甚至存在高溫權益濫用的嫌疑。這是不是一種脫離群眾的不良風氣?
高溫之下,城市管理者首要的作為,絕非先構筑起一片只屬于自己的陰涼,而是去關心眾多無法享有高溫福利的普通人。高溫補貼難以兌現(xiàn)早已是經年的話題,它需要勞動執(zhí)法部門的切實監(jiān)督與推進。其他法定的防暑降溫措施的落實,也需要監(jiān)管。
即便只是從行政倫理上來說,公務員群體也應與普通市民“同此涼熱”。無論如何,公務員群體都應該保證某種節(jié)制感和分寸感。這正是武漢市政府部門作息時間表被熱議的深層緣由。
(王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