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3日發表題為《習近平的“中國夢”會包括法治嗎?》(作者弗雷德·希亞特)的文章。文章提問,習近平的“中國夢”是否指的是成功——就像“美國夢”常常被闡釋的那樣——承諾繼續30年來的歷史進程,把人民從貧窮帶入中產?他是否想要開展一場運動,打擊讓很多中國人憤怒失望的腐敗和日益加劇的貧富不均?要么他將聚焦于在國際上提高中國的形象和影響力?(6月4日 新華國際)
現在的中國,全民動員,自上而下都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中國夢”也為每一個中國人所了解,所感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中國的發展,中國的自立,中國的形象,中國的底氣,讓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我們的“中國夢”。值此習近平總書記訪美之際,廣大美國人也渴望借習近平、奧巴馬的會面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中國夢”。這進一步說明,近來中國發展的腳步聲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日漸富強的中國已經以一個大國的姿態逐漸進入世界人民的視野并得到認可。
由于中國的和平崛起和強勢發展,“中國夢”這一概念出現后,經常被用來和上世紀30年代開始推動的“美國夢”做比較。
但是,“美國夢”的產生是為了激勵那些期盼在美國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生存下來的人們。這個概念很容易被外國人和美國本地人所接受,凸顯了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擁有的巨大潛力。而“中國夢”主要針對的是中國人,旨在向中國民眾指出他們的政府必將兌現諾言,必將為民、務實、清廉,如今的中國已是一個人人都向往的國家。
美國人關心習總書記訪美,關注中國的發展,渴望了解“中國夢”。但是,“中國夢”有其獨特的風格,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國夢的豐富內涵中,人無疑是關鍵要素。“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了“中國夢”的核心價值,也指明了“中國夢”的動力源泉。(蜀中一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