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人民日報:有問題意識 也要有過程意識

                2013-05-20 07:35 來源:人民日報

                  今日中國,仍在穿越歷史的三峽。這樣的階段,水域開闊也暗流涌動,大河奔騰卻泥沙俱下。如何準確把握時代方位、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問題,從未如此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從今日起,人民日報刊發“本報評論部”系列文章,與大家共同探討、共同思考。

                  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

                  曾有學者慨嘆,我們遭遇了一個“問題的時代”。從大都市惱人的霧霾到田野間空心化的村莊,從“蟻族”、“蝸居”難圓夢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屢現危機。翻開報紙,相關討論不絕于耳;打開網絡,種種質疑迎面而來。一時間,問題讓人煩惱,問題使人憤怒,問題令人“絕望”。

                  如何看待我們時代的問題?

                  “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對問題應有的態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可以說正是在解決問題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沒有問題、心里沒有期待,也就不會改革、難言發展。有“問題意識”,是認識能力提升的表現;能暢所欲言直面問題,更是時代社會的進步。

                  然而,過猶不及。如果“唯以問題識天下”,群情激憤中,任“問題焦慮癥”裹挾成極端情緒,固化為狹隘認識,演變為偏執思想,將人人變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讓問題遮望眼”,心灰意冷間,讓“問題悲觀癥”驅逐社會自信心,抵消發展正能量,吞噬我們的幸福感,“問題意識”本身就也成了問題。

                  今天的中國,發展很快,矛盾高發,問題不少。我們固然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不能期望萬年之事、朝夕解決。將問題拖成歷史問題誠不可取,畢其功于一役也絕不現實。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各種問題,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超越階段的夸張口號,或是“一招就靈”的萬能良藥,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輕浮狂躁。

                  歷史無非就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實也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發展。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一年一度的春運最為典型,一個多月34億人次出行,而人均擁有的鐵路,還不到一根香煙長度。現代化的速度提升了,過程卻無法壓縮,再加上不斷增大的人口規模、水漲船高的期待訴求,都使問題的存在有客觀性、必然性,問題的解決有復雜性、長期性。

                  希望找到一個總開關,按一下就解決所有問題,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滿糾結的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問題的細節里,倒確實暗藏著一個“哲學按鈕”,按下那個按鈕,被遮蓋的意義就會一目了然。比如,農民工問題。過去十幾年里,2.6億農民相繼進城,接近俄羅斯和日本人口的總和。他們的生活要在短時間內超越“綠皮車、編織袋”階段,子女教育與就業,自身醫療與住房,十幾年積累的問題要一下解決,即便是奧林匹克山上的希臘諸神,恐怕也無能為力。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消化問題同樣需要時間。用辯證法的方式考量社會進程,才能還原事件的真實意義。

                  解決問題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應該重視。不過,如果能多點“過程意識”,會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識。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強。異地高考理應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開閘放水,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即使翻番,也無法滿足如此激增的就讀需求。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不正是在這樣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漸逼近問題的最終解決?

                  抽象的價值,存留在理論之中;具體的公正,則需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像喊喊口號那樣簡單。醫療改革既需協調利益魔方,更需面對海量剛需和分布不均的現實;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確,具體調整卻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知易行難,在當前中國,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種簡單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見影搞定所有“中國式問題”。30多年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正是從哲學層面上理清了問題與過程的關系,才摒棄了急于求成的冒進,拒絕了休克療法的誘惑,找到了正確的邏輯和順序。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有時候,我們的確感到被問題“追著走”、“推著走”。這可以理解,轉型期中國問題一大堆,公眾和輿論更加敏感,未來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滿挑戰。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對問題的不斷突圍中,國家社會得到了實質性改善。既有“問題意識”,也有“過程意識”,才能讓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會對未來更有信心。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国产在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好大好爽好舒服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在公众被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 太深了灬太大了灬舒服| 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在线天堂资源www| 日本全套xxxx按摩|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免费观看毛片视频|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爽了|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污视频免费看网站| 公交车后车座的疯狂运|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91大神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图片|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晚上一个人看的www|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