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事故教訓,當地政府要加大投入,重建符合安全標準的宿舍,或配備標準校車。
湖北老河口市秦集小學發生的學生踩踏事故,導致4名小學生不幸身亡……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一事故背后,暴露的是撤并學校遺留下的諸多安全隱患。
該小學502名小學生住在一棟樓,只有一個樓梯口,只有兩名老師照顧,這樣的寄宿環境,這樣的老師配備,即便不發生惡性事故,也不利于孩子成長。
一位遇難學生媽媽說,住校孩子晚上經常不脫衣服就睡下,一周不洗臉、不洗手、不洗腳,每周回家都“臟得不成樣子”。學校要求這些孩子每天早上6時起床上早自習,晚上還得自習到20時。媽媽很困惑:“這么小的孩子上什么自習?”
她的困惑是很多地方中小學寄宿管理的困境。寄宿生活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一項調查顯示,中西部農村寄宿生的心理問題十分嚴重,58%的寄宿生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訴家人,在自己憂傷或煩惱時,45%的寄宿生感受不到家人的鼓勵和支持。
去年9月,國務院下發專門文件,要求“農村小學1至3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小學高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確有需要的可以寄宿”。
但是,已經撤點并校的學校怎么辦?已經在寄宿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怎么辦?當地政府是否要加大投入,重建符合安全標準的宿舍,改善他們的住宿條件,加強對寄宿學生的生活管理和心理輔導、咨詢?或配備符合標準的校車,讓更多低年級孩子可以不寄宿?
(何強 學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