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有一條“尋狗啟事”的微博走紅網絡,博主“家居曹老師”稱自己的愛犬于8日走失,微博中發出“送還者,重謝房一套”的承諾,引起不少網友關注。(2月18日《北京晨報》)
據了解,這位叫“家居曹老師”的博主,是一名空巢老人。2006年,兒子送了一只松獅犬與其做伴,曹老師與愛犬相處后,感到內心沉靜。除夕前一天,這飼養7年的狗,居然走失了,為找回愛犬,曹老師決定以房相贈。這套房位于成都二環路附近,現價值56萬元,拆遷價超過100萬元。
舍不得丟失的名犬,為了能找回名犬,用重金懸賞,這早就不是什么新聞。但為了找回一只尋常的松獅犬,愿用一套價值百萬的房產來懸賞,這就大出人們的意料了,惹得一群網友起哄:不上班了,找小狗去。查了網上的報價,最好的松獅犬,最高的價格也只有5萬元。可見曹老師在乎的,是寄托在愛犬身上的感情,用曹老師的話說:家庭一員何止百萬元?
養狗養出感情,把愛犬視為家庭一員,這也不是什么新聞。但人們把曹老師跟“空巢老人”的身份聯系在一起,這話題就顯得特別沉重。
所謂“空巢老人”,就是獨自一人生活的老人。他有兒子,但兒子只留給老爸一條松獅犬。兒子也許有兒子的難處,想到送老爸一只松獅犬,至少說明他意識到老爸獨居空巢的寂寞,可見還懂得體恤老爸。從實際效果看,也達到了讓老人心境平靜的目的。愛犬丟失,如果還有其他的家庭成員的慰藉,當不至于傷心難耐。不妨推測一下,從丟失愛犬的2月8日,到發微博以百萬房產懸賞愛犬的2月17日,這將近10天的新春佳節,曹老師經歷了何等艱難的情感磨難。也許團聚的家人曾給過曹老師許多安慰,失去愛犬的情感痛楚,曾因家人團聚而減緩過;但等長假既過,團聚的家人陸續離去,對于相伴7年的愛犬,很可能又萌發了難以抑制的思念之情,因此,曹老師才有這驚人之舉。
忙到無可再忙,閑下來的晚年,最依賴的就是親情。傳統的宗法社會,安土重遷,大家族的生活,老年人能在兒孫繞膝中怡養天年,最不缺的就是親情;步入現代,小家庭,計劃生育,改革開放,再加上全球化,稍有出息的兒孫,恐怕都無法圍聚在老人膝下了,最稀缺的又是親情。想想我的父輩,往往會有一堆的子女可以調遣,有時也會埋怨子女照顧不周,想到自己,屆時可以調遣誰呢?曹老師用百萬房產尋愛犬,昭示的就是這樣的社會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快,社會化養老卻明顯滯后?!袄嫌兴稀?,絕不僅限于衣食無憂?!翱粘怖先恕钡那楦校绻荒芗耐杏谝恢粣廴?,這樣的社會,對于老年人來說,就不可能是幸福的社會。居家養老的空巢概率,只會越來越高。想起自己的母親,過年的時候,一次次感嘆最大的痛苦就是“孤單”,而我們幾個兄妹,居然束手無策。其實,我這一代人,也漸行漸老了。
辛酸,無奈的辛酸。無奈之余,社會與家庭能否共謀一點對策呢?
(慕毅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