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人物》雜志刊發《厲害女士》一文稱,經該刊記者調查,發現“愛心媽媽”袁厲害擁有20余套房產,袁厲害還將其收養的孩子分出等級、區別對待。該文引發輿論熱議,網友留言表明,大部分網友不能接受該報道,對該刊物表示憤怒、斥責。袁厲害的長子、女婿斥責報道不實,表示愿意公開財產以證清白。《人物》雜志則于昨天晚上在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將陸續公布相關證據。
我們愿意相信,《人物》刊發此文,是想告訴人們一個真實的袁厲害。無論《厲害女士》一文的真實程度如何,袁厲害家人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與此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網友,態度會那么激烈?難道他們沒有想到《厲害女士》一文至少會有部分真實?這里透露的信息可能是比較復雜的。
此前,袁厲害給人的印象一是窮,二是有愛心;人們既被她感動,又對其充滿同情;而《厲害女士》一文披露袁厲害如何在很多“領域”里有“投資”,還從當地政府部門獲得不少好處;而且還利用她所收養的孤兒牟利,這就顛覆了人們心目中的袁厲害的形象,這對人們的感情是一種挫傷。
經過大量的報道,在一部分人心目中,袁厲害的“形象”接近于一個道德楷模;而楷模是不容褻瀆、顛覆的。但是,肯定也有很多人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有愛心的草根人士;在撫養孤兒的同時,為了生存,為維持開銷而掙錢,用各種辦法獲取利益,都是可以理解的,精明一點不是錯。
《厲害女士》一文暗示袁厲害財產來源的曖昧,卻沒有具體的證據,這種手法本來就不足取,更何況把這種手法用在了一個廣受同情的底層百姓身上。
在一連串的房叔、房姐被曝光之后,袁厲害大概是最另類的“房姐”了。《厲害女士》一文在這里也觸及了公眾輿論的敏感部位。袁厲害的家人表示愿意公開財產以證清白,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近來關于官員財產公示的議論,官員才是這個話題的主角,而袁厲害本來是沒有資格享受這個“政治待遇”的,這樣的錯位是有點滑稽的。
跟其他“房姐”比起來,袁厲害有幾套房,門牌號碼多少,是最容易查的;袁厲害的“反偵察能力”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會查。如果袁厲害是“房姐”,蘭考只有她一個“房姐”嗎?查了袁厲害,查不查別的房姐呢?《人物》暗示袁厲害與蘭考縣一些政府部門有利益關系,難道就是把袁厲害當作一個前臺人物,當作一個突破口,在蘭考掀起一場廉政風暴?但這樣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厲害女士》一文給人們留下的聯想、想像太豐富了;唯一不太有懸念的是,袁厲害的“愛心媽媽”的形象很難顛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