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正在長春舉行的政協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吉林省政協委員魯沿坪向記者說,“反腐敗要從娃娃就開始抓起。”(1月28日中新網)
據稱,魯沿坪提出這個觀點是有依據的,經過他的調查,腐敗的風氣已經污染了某些地區的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在某些時候,學生給老師送的禮物已經不僅僅限于實物,鈔票正成為不少家長表達對老師們‘敬意’的好方式。”
對魯沿坪的調查結果,筆者同樣耳聞目睹,深有感觸。應該說,這個調查結果是客觀的,可信的。有了這一結果,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或者說就可以提出一個命題:反腐要“從娃娃抓起”?這個命題給人的印象是,緊密結合當前反腐敗斗爭,而且把反腐敗的戰線一直向前延伸到了娃娃,看起來,決心堅定,立意深遠。
提出這個命題,應該認清和厘清幾個問題。
反腐要“從娃娃抓起”,是讓娃娃們學黨章、還是學黨紀。現在,在社會上經常聽到要為孩子們減負的呼聲,如果再開設黨章、黨紀課,娃娃們是否能真正入耳入腦,學懂學通?筆者小學畢業已經N年了,不知道現在的小學課文篇目如何,但可以閉起眼睛說一句,現在無論是小學的語言課本還是常識課本,無不文以載道,課本中無不傳誦著愛黨愛國,團結友愛,清白為人,干凈做事等國粹,真正按照課本的道德指引,耳濡目染,身體力行,任何一個小學生長大成人后至少都不會出軌。當今的貪官雷政富、楊達才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娃娃,那時的教育也絕不是什么男盜女娼、蠅營狗茍的說教,可是,他們在今天的官場上怎么就沒有按照當初娃娃教科書的指點做官為人呢?
反腐要“從娃娃抓起”,沒有抓住反腐敗的根本。在教師與娃娃之間,腐敗的主體是受賄的教師,而不是娃娃,抓娃娃,是老師生病,娃娃吃藥。抓錯了藥,認錯了對象。如果要在幼兒園反腐敗,關鍵還是要在教師中開展廉潔教育。要想根治幼兒園老師收禮收紅包的問題,就要像海南貧困縣財政局長3頓飯吃掉1.5萬被免職(1月28日新華網)那樣動真格,凡是幼兒園老師收受禮品、紅包的,就地免職,這樣做,即使有娃娃要給老師送這送那,也難得有老師敢冒著風險接受了。
反腐要“從娃娃抓起”看起來立意深遠,其實只是一個童話。不僅不切實際,也會讓反腐敗走彎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一要求,才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即制度建設,這是反腐敗的根本大計。(范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