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正在新蔡縣調研的省委書記盧展工前往大吳莊村看望駐村第一書記,當看到臉膛黑黑、頭發蓬亂的吳樹蘭時竟認錯了人,當時連連感嘆說:“吳樹蘭同志呀,哪有機關干部的樣子,整天和老百姓在一起,曬得黑黑的,也不講究,整個一農村婦女,不容易啊!”吳樹蘭就是這樣一名艱苦樸素、作風優良的、真正的共產黨員。
“一定要想方設法給老百姓做事情。不做事的黨員,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吳樹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為群眾做事實實在在,沒有半點馬虎,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她南來北往、風塵仆仆跑項目;她夜以繼日、食不甘味設計和實施最為科學的發展模式;她一再地向親戚朋友借款,幫助貧困的村民應急,甚至借用和挪用女兒的錢……可以說,吳樹蘭是真正把人民群眾放在了心中最高的位置。
“是黨員就要脫貧咱先走、文明咱帶頭,體現不出先進性,咱就不配當黨員,更不配當干部。”——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是個老問題,大吳莊也不例外。怎么辦?“干部不領、水牛跳井。”作為村里的黨支部第一書記,吳樹蘭帶領村干部一起制定黨員學習、培訓和民主生活會等各種規章制度,要求大家研究致富項目的同時自己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在基層開花結果,比學習、爭先進、搶進步成為大吳莊村支部的新氣象。如今的大吳莊,企業興旺了、村民富裕了、群眾滿意了、黨的形象提升了。
“三年后黨檢驗。”——“真金不怕火煉。”真正的共產黨員,時刻準備接受黨的檢驗。吳樹蘭,以53歲的較高年齡;以患有高血壓、心臟不太好,后來又查出糖尿病的羸弱之軀;以省扶貧辦的老處長,全國勞模、中共十二大代表的身份,三番五次、主動請纓,終于駐村成為駐馬店新蔡縣大吳莊的黨支部“第一書記”。這位從大吳莊走出來的“閨女”,沒有安享清逸,始終心系百姓:“我想盡我所學幫助鄉親們探索一條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路,帶他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風里雨里真情見,三年后黨檢驗。”其實,吳樹蘭的所作所為、所成所就已經通過了檢驗。
毛主席曾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其中之一就是“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向吳樹蘭學習。不講究吃喝,講究的是吃苦耐勞;不講究穿戴,講究的是把人們放在心中,轉變作風、扎實苦干,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評論員 艾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