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云龍示范區云田鎮大嶺村村民凌豹為給身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醫藥費,自2012年1月起,用@執著父親為救白血病兒子2011的ID,發了3963條微博,引發媒體和網友的強烈關注。之后凌豹還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名為“堅強的舜禹”的網店,通過網絡交易的方式接受網友的捐款。然而一條“來自iPhone客戶端”的微博,以及接下來媒體的調查,讓凌豹遭到網友的強烈質疑。(1月17日《長株潭報》)
“赫然發現我捐款過的執著父親為救白血病兒子2011換了iPhone……你也叫紅十字會么?”網友從凌豹所發微博顯示的客戶端提出質疑,而且,他接受了捐款卻遲遲不給兒子動手術,媒體還曝光了凌家剛修的新房子。這一切,都讓這場微博求助看起來并不像凌豹所說的那么“問心無愧”。
網絡微博因其即時的信息分享、低門檻的草根性,在社會救助領域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面具娃娃”即是微博救助的受益者。小小的“微博之力”,在不斷的轉發與分享的過程中,讓微弱的呼救聲得以被人聽聞,不至于淹沒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流中。
然而,個人慈善與組織慈善不同,時常發生捐款過度或捐款挪用的問題。捐款數目與金額、醫療費用支出等信息,都只掌握在受捐助者手中,這自然會讓人產生類似“為何一直在接受捐款卻仍需要40萬元”的疑問。很多受捐助者沒有即時公布賬單明細,更別提像凌豹那樣源源不斷接受捐款卻不給兒子動手術,反而建起了新房的行為,無疑讓個人慈善受益者的誠信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期望凌豹能及時給公眾一個透明而公開的賬單,讓網友的愛心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務”。否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費公眾的愛心和同情心,只會讓其他尋求個人慈善幫助的人成為“狼來了”的真正受害者。公開捐助賬單,應該成為個人慈善中被救助者的義務,必要時還可通過法律途徑追究被救助者的責任,決不能讓凌豹成為“郭美美”之流,給個人慈善再潑上一盆冷水。(易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