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五屆五次會議開幕,市長許勤作政府工作報告。盡管大會首次在會場邊豎起了彩色大屏幕專門播PPT輔助解讀,但對與會人員的吸引力似乎不大,一樓的座位略顯空闊。會議期間,代表或是離席,或是玩手機,還有人中途在會場外二樓走道吸煙、聊天、打電話。(詳見今日《河南商報》A22版)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兩會時間。但兩會之熱,更多來自于宣傳報道的單向熱;老百姓多是接受的份兒,多了些被動,少了些主動。這從深圳兩會上也可看出,當一些參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心不在焉、身不在焉的時候,更遑論那些不在場的老百姓了。這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此前陜西榆林兩會上,有縣級政協主席現場睡覺。而其他地方兩會,甚至全國兩會,請假缺席的更不鮮見。難免叫人問,這是為什么?
今年深圳兩會上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用了PPT,這既是黨的十八大報告念要點而沒有念全文會風改變的繼承和發揚,更是針對地方兩會一些問題試圖通過形式之變予以改觀的突破。以圖文的形式展示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一個創新。但創新并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下面的人打手機的打手機、離場的離場……這說明,形式創新不足以增強一些地方兩會的吸引力。換句話說,一些地方兩會不吸引人,不吸引代表委員,不僅僅是因為形式,更是因為內容。
按理說,一個地方的兩會,總結上一年的工作,部署下一年的工作,與民生息息相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針對政府工作拿議案、做提案,建言獻策,甚至還可以對一些政府部門進行質詢;這不僅是一個說話的地方,更是一個爭論交鋒的地方,還是一個問責的地方,可為什么就少了一些“火藥味”呢?顯然,這不是改變個形式就能轉變的。
新一屆中央不僅在會風轉變上帶了個好頭,而且還從制度層面上進行了細化,比如八項規定。這收到了一些實效,帶動了地方會風之變,一些會議減少了鋪張浪費、參會者也降低了住宿標準等。但問題是,這些改變并沒有深入骨髓。具體到兩會上,一方面只體現在組織層面,像PPT方式的政府工作報告,代表不再入住豪華酒店等;但另一方面,這些改變并沒有體現在參政議政者思想上,會議討論的時候,代表依舊念稿子,而且念得還不順暢;會上毫無生氣地發言,不見任何碰撞,讓會議流于形式,甚至連做戲都不如,因為做戲也講究沖突的。
兩會之變,需要理念之變,讓“參政議政”這四個字真正深入與會者骨髓。一、培養與會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積極性,沒有積極性就不讓他們參選;二、他們要一心為公,為自己代表的選民利益仗義執言;三、確保他們的參政議政言論豁免權,從制度上保證并落實不會因言獲罪。總之,只有從理念上徹底改變了,他們才敢在兩會這一參政議政平臺上敢說、敢爭——不會受報復;不得不說、不得不爭——否則民眾就把他們選掉。這時候,還怕這些民意代表不負責任嗎?還怕老百姓不主動關注兩會嗎?那個時候,要是不讓誰說話、不讓誰看兩會新聞,他們肯定會火冒三丈。(林大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