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行的憲政體系,尊重自決者的表達自由,卻為叛逆者們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針對美國50個州共66萬民眾簽署的要求獨立請愿書,白宮日前正式回應稱,堅持“國家統一”,不允許“鬧獨立”。這給了我們一次觀察美國民主的機會。
美國以“無代表權不納稅”為由、以自決的方式脫離了英國的統治;各州以自愿、自決的方式出讓部分主權組成聯邦。同時,政治秩序生成期自治傳統和聯邦原則的成功妥協,也順利地扼殺了各種再次自決的愿望。在美國現行憲政體系中,維系聯邦統一和保護各州自治成為兩個并行不悖、難以撼動的原則。
美國憲法中并未直接否定各州退出聯邦的自決權利,但同時將之交到了獨享違憲審查權卻又極其依賴聯邦存在的聯邦最高法院身上。在1869年的“得克薩斯州訴懷特案”的判決中,它裁定,若有任何一州要脫離聯邦,那么其決定必須經過其他州的許可,才為合法。這就意味著,脫離聯邦與比修改憲法更困難。
自決強調自主性和獨立性,民主則看重制約性和程序性。此次這些“鬧獨立”的人,也明明知道自己的行動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結果,他們只不過“聰明”地利用了這種無奈,來抒發心中對于奧巴馬民主黨政府積聚已久的怨氣而已。不過,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一類似于“茶黨”運動的政治活動,在客觀上推動了美國利益集團政治的發展。
幾十萬人“鬧獨立”的呼聲,可以被看作弱小的亞文化的代表,卻絕不可被看作美國大眾革命的前奏,否則便是癡人說夢了。不過,“弱小的亞文化多元主義”是有利于民主的重要因素(羅伯特·達爾語)。保持亞文化多元、弱小的狀態,不僅僅是美國形成和維系多元民主政治文化的法寶,也是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政治文化得以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經驗。這些亞文化的存在,無法撼動主流文化的根基,卻能幫助主流文化祛除腐肌。
尊重自決者合法的表達自由,卻以民主的程序和多元的文化扼殺自決者的欲望,是美國保存其聯邦政治體制的靈丹妙藥。
(史澤華 學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