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交規要求,駕駛證考試全部按照新的考試內容和標準進行考試。7日,深圳市交警局車管所來了今年第一批拿到駕照的學員,只有4名通過了新的理論考試順利拿到駕照,創下了通過率最低紀錄。
駕考新規推行月余,只博得一片哀怨嗟嘆之聲。“通過率創新低”等駭人標題,顯然傳遞了公眾群體的深深擔憂:一想到自己根深蒂固的“汽車夢”,或將折戟于“考照”的一路艱辛,國人難免心有不甘、慍怒乃生。
其實,單選取幾日的“通過率”說事,說服力實在有限。考量現實,也可發現一月以來的“拿照難”,其實有很多偶然的原因。一方面,此輪考照學員,多是去年底“沖刺失敗”者,自身“考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新規”實行不久,包括駕校在內的一整套助考產業鏈,尚未及時反應過來。學員得不到專業輔導,自然極易失敗。
倘若假以時日,新規下的駕考“通過率”,即便不復當年之數,想必也不至太過慘淡。當然,對未來心懷樂觀的同時,也該有另一層面的穩定預期:當國內汽車保有量激增,當道路細密化、擁堵化加劇,對駕車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輕輕松松“混駕照”的時代的確是遠去了。
現階段的超低“通過率”,不該也不會持續太久;但是,“考照難”本身,并不成其為一個問題。某種程度上,它意味著更少的“馬路殺手”,多一份的“交通安全”……與之相較,真正的問題是,新交規指導下的新駕考,能否盡可能驅逐灰色交易,從而確保這份“嚴厲”能適用所有人?畢竟,面對駕考,公眾最直白的擔憂還是,不患“難”而患不公!(蔣璟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