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2月30日新華網報道: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選活動揭曉,12月30日在北京舉行了頒獎儀式。“最具幸福感城市”自2007年開始,每年都會評選,已有6年時間了,每次榜單一出爐,每個和榜單能沾邊的城市趕緊在自己城市的傳媒上,大力宣揚,評選囊括了全國的大中小城市,可是我們年年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評選,卻從來沒聽過有最具幸福感農村的評選。
其實,也不能太怪搞評選的這些城里的專家們。畢竟,要進行最具幸福感農村評選,操作起來也確實有難度。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青壯年都出外謀生,留守家鄉的人都不多了,一年都難得回家團聚一回,調查幸福感,難以找到本人。而且,經濟條件、各種配套設施、本地就業等等各方面都還明顯滯后的農村,其幸福感會顯得太蒼白無力。把全國農村地區進行一個幸福感排名,在有些人看來,那不是在揚美,而是在揭丑,沒有全國最具幸福感農村推選活動,就可以理解了。
雖然農村的幸福感還很可憐,還讓人不值一提,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關注農村人口的幸福感。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太行山的全國特困區時說:“如果能看到真貧,從北京3個半小時的路程就值了!”與總書記反之,有些人就怕見到真貧,他們不愿讓中國農村的現狀展現在人們面前,認為農村拖了后腿,可是,如果不是農村所作出的犧牲,城里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味掩蓋問題,農村只會更落后。
我們不妨組織一下全國各個城市流動人口的幸福感的評選,這更能見出一個城市的綜合素質,能給外來人口帶來幸福感的城市,他的市民也會是幸福指數很高的,這個城市也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最具幸福感的美麗宜居的城市。我們也不妨在年關時,對農村地區進行調查,根據經濟狀況,根據農民對幸福感的認同,甚至可以根據外出人員回鄉團聚的人數比例,根據每個地區的大齡光棍的人數比例等等一些細節,也進行最具幸福感農村推選活動。
日益美好宜居的城市是我們的驕傲,供養城市建設城市的農民兄弟的家鄉,也不能被遺忘。在城市為幸福感狂歡時,農村也不能低調,它們還沒有狂歡的資本,但在評選中可以將問題袒露出來,希望能引起地方執政者重視,將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投入到建設美好宜居的農村中來,致力于增進農村人口的幸福感。(戴先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