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慈會相關負責人在和爆料者、網友“落魄書生周筱赟”當面對質時承諾掃描上網公開68頁銀行對賬單,不料時隔一天,即被以“數據繁多”和“公眾不易看懂”為由,改為交“第三方專業(yè)審計機構”。昨日南都社論說這“考的不是智商是誠意”,可謂一語中的。畢竟,如此一來就不啻“此地無銀三百兩”。
事實上,“小數點”和銀行對賬單不僅是智商的展現,也讓人由此而不敢輕言其情商合格。68頁對賬單掃描加上傳,一天時間夠不夠?信譽是慈善的生命線,為了澄清質疑,加班加點值不值得?作為“中華”級組織的相關負責人,在與相關公民對質時,理應預計到68頁對賬單的工作量,如果以為這難乎其難,那就不要承諾,承諾了就要堅決兌現。
如果說言而無信是其情商的一個瑕疵,那么聲言“公眾不易看懂”就更傷感情。公眾是一個總和性質的概念,其間臥虎藏龍,用社論的話說,是“潛力與專業(yè)性均不可低估的非特定群體”。且不說專業(yè)含量明顯偏低的銀行對賬單,就是被擊斃案犯的諸多參數,倒塌大橋的結構力學,諸如此類,都可以被網民透徹分析。同等重要的是,公眾的討論帶有質辯性,具有程序正義,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及時遠離認識誤區(qū),最終既不冤枉好人也不放過壞人,一邊倒的輿論則印證“人同此心”。當然前提是公民個體獨立而自由,網絡平臺則近似具備這樣的環(huán)境。更不要說,非專業(yè)網友就能發(fā)現三道關把不住的小數點。
銀行對賬單是對開戶單位資金運動的客觀記錄,只要銀行不冒作偽證之大不韙,那么如果不是“丑媳婦不肯見婆婆”,要喬裝打扮再粉墨出場,就理應原汁原味直接公示,而無需聘請專業(yè)機構進行全面核查,公眾自會給出“系統(tǒng)全面”的解讀。
兒慈會針對“小數點”所作回應衍生出更多疑點,譬如有人質疑,小數點點錯有?!敖栀J必相等”,就說財務人員手工填制報表時,將銀行短期理財累計發(fā)生額誤寫,“又帶進了支出金額的統(tǒng)計,使賬面依然保持平衡,躲過了許多雙見到這些數字人的眼睛?!眴栴}是,會計電算化早就是硬性規(guī)定,即使手工記賬,也斷無資金流出照搬資金流入,而不予單獨核算的道理。賬目平衡與否是各自核算后對比的結果,而依照兒慈會的解釋,是為求賬面平衡而強行平衡,這樣的財務制度潛藏了多少問題?電算化會計賬不平則“走不動”,其刻意強調手工記賬,不知是否在用手工失誤做擋箭牌。至于職業(yè)審計人員那雙眼睛,更不能只看表面平衡,而不逐一核對經濟業(yè)務真實性。審計機構走過場,后果不堪設想。
還有兒慈會自制的《其他貨幣資金明細賬》,“收銀行理財款本金及利息”未見利息,進項皆與本金分厘不差。此與68頁銀行對賬單忽而隱藏相疊加,讓人不能不懷疑其銀行理財有貓膩。力圖遮掩的正是最需要公開的,慈善賬目沒有秘密,慈善組織不能成為監(jiān)管盲區(qū),其主管部門理應與民意聯手,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林榮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