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沒有完成的“財政支出任務”,年底“突擊花錢”再引爭議。業內人士指出,巨額的年底支出并非“突擊花錢”,有些實為集中支付,但群眾質疑仍無法平息。(據12月5日新華網)
“突擊花錢”乃是民間用詞,專家稱之為年底集中支付、超收結轉安排支出等,雖然詞匯不同,但說的是一個意思。民眾也并非在誤讀財政年底“突擊花錢”,而是在表示深深的擔憂之情。
按照財政預算,今年最后兩個月有超過3.1萬億元待支。11月30日,財政部亦召開全國財政預算執行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堅決防止年底突擊花錢。
輿論反對“突擊花錢”,中央亦強調防止“突擊花錢”,但往往都遭到各級政府部門的無視。這里面有多少是必須花費的,會不會成為別人中飽私囊的良機,誰能拿出個明細賬目來!
目前的財政預算制度存在很多問題,諸如預算周期錯位、基數法原則、以收定支、彈性安排、開支不明等,都是年底“突擊花錢”的因素。有關財政預算制度改革的呼聲很高,但卻遲遲不見動靜。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已步入調整周期,未來增長速度趨緩,相應財政收入亦趨緊。而在各地加強征收力度,甚至違規收“過頭稅”的形勢下,年底“突擊花錢”就更加不合時宜。
剎住“突擊花錢”行為,不僅是財政預算改革的目標之一,也是維系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只是在這個經濟寒冬,尤為重要罷了?!酰ㄗ杂陕殬I者 江德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