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在杭州靈隱寺景區開店,該店地址設立在靈隱寺附近的商業區。消息一出,很多人又是埋怨商業味,又是喟嘆傳統文化。仿佛靈隱寺是一方比純凈水還要純的處女地,可朝圣而不可褻玩。
這讓人聯想起2007年,星巴克在北京故宮開分店,一時間群情激奮,最后弄得人家不得不折戟而返。但我們還應該記得:在激憤的民眾與高貴的故宮一同驅逐完星巴克之后,“故宮面條”羞澀而出。此后,“豪華私人會所”、“督造月餅”等傳奇蜂擁而至,公眾才恍若隔世地深知,原來所謂擔心的文化侵略,不過是自說自話。沒有星巴克,故宮也早不是那個故宮。而星巴克這次不過是開在寺門之外的商業區,既然已經容得下肯德基、知味觀等,為何就容不下星巴克?
當我們的文化景點開始千篇一律地販賣小商品的時候,怎還好意思再來較真“文化內涵”?要知,在韓國的“故宮”景福宮,任何破壞傳統文化氣氛的飲食店都不能在宮殿區內申請開張;而在日本,如擅自引入現代設備和產業,文化古跡可能遭到“降級處理”,從公認的“國寶”中直接除名。比較而言,我們的文化圣地就差“價高者得”地搞Party了。
如果捍衛與守護就是關起門來自己破罐子破摔——我們哪里來的這股子義憤填膺?是的,靈隱寺早已混搭,還何必裝什么文化品位?(鄧海建 職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