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日之間的領土等爭議,最終靠的是國家的強大;達致這個目標,既需要全力提升經濟、軍事、科技等為核心的國家硬實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為目標的民族軟實力。
81年前的今天,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柳條湖事變”,以武力攻擊中國東北,由此揭開日本軍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的序幕,讓飽受列強欺凌的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現代史上這恥辱、悲愴的一頁,值得中國人永遠銘記。
今天紀念“九一八”,仍然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
按照中國的傳統,大家都習慣講“九九歸一”,81年超越了一個甲子的輪回,讓歷史走向終結,又讓時間面臨新的開始。另一方面,近來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的非法行徑,令中日關系陷入冰點,激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上個周末始,在國內一些城市,民眾走上街頭表達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抗議日本政府。
今天,紀念“九一八”,“勿忘國恥”,也需要站在一個新的基點上,更加清醒、理性地面對中日兩國在歷史和現實中的“糾結”。
我們既需要認識到,現在中日關系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乃是因為中國和中國的公民日漸強大,我們切不可“內斗”而自亂陣腳,應該明白大是大非,明確愛國和打砸搶等違法犯罪之間的邊界,對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民眾、日本企業做出區分。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一直緊跟西方步伐、謀求“脫亞入歐”、且曾經長期雄霸世界第二交椅的日本五味雜陳。包括石原慎太郎等在內的日本右翼勢力近來頻頻挑釁滋事,一些政客在釣魚島、侵華歷史等問題上日趨執拗乖張,正是這種復雜心態的集中體現。
不過,日本右翼勢力的挑釁,屢屢遭遇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反擊,此次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中國各地民眾走上街頭,表達抗議。日方應該明白,造成這種局面的責任在日方,日方理應正視這種強大的中國民意,從維護中日關系大局出發,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
而中國民眾在表達愛國熱情和憤怒的時候,需要理性、理性、再理性。抵制日貨甚至打砸搶燒不僅不會昭雪國恥,反而會自損實力、自毀長城。
其實,真正挑起事端的,只是日本的右翼勢力和某些為實現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的政客們。大多數日本民眾對此并不認同,成千上萬在華的日本留學生、企業雇員、游客等,他們是無辜的,我們絕不能把憤怒發泄在他們身上。
在釣魚島問題上,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或者還要拿出有效的反制措施,與日方交涉,并爭取國際上的支持。不過,由于其復雜性,解決起來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解決中日之間的領土等爭議,最終靠的不是口頭吶喊,而是國家的強大;達致這個目標,既需要全力提升經濟、軍事、科技等為核心的國家硬實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為目標的民族軟實力。
如此,才能讓數千年來以文明自信、淡定平和的華夏中國,在經歷“九一八”國恥這樣的歷史悲情后,國富民強,文明自信,淡定平和,有效捍衛國家利益。(新京報社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