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中國一定能捍衛釣魚島主權,同時又確保對國家發展總體有利的外部環境。
面對釣魚島事態,我不由想起1940年3月11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中共黨的高級干部會上作《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報告時提出的斗爭三原則:
其一是自衛原則,即斗爭的防御性。決不可無故進攻人家,也決不可在人家攻擊時不予還擊。其二是勝利原則,即斗爭的局部性。不斗則已,斗則必勝,決不可舉行無計劃、無準備、無把握的斗爭。其三是休戰原則,即每一斗爭的暫時性。在一個時期內把頑固派的進攻打退之后,在他們沒有舉行新的進攻之前,我們應適可而止,告一段落,決不可無止境地每日每時斗下去。歸結起來就是著名的“有理、有利、有節”三原則。
與當年抗日統一戰線時期同頑固派的斗爭相比,我們圍繞釣魚島問題同日本的斗爭自然有所不同,但上述三原則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當前的釣魚島事態,更好地理解中國政府處理釣魚島事態的策略,更好地判斷釣魚島事態的發展方向。
第一,日本政府和右翼勢力沆瀣一氣,演出一幕“競購”釣魚島的雙簧戲,實則嚴重侵犯中國的釣魚島主權,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向中國發起挑釁。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現在的中國也不再是積弱積貧的舊中國,豈容日本得寸進尺,肆意把中國的釣魚島租來賣去?日本竊取釣魚島在前,又挑釁在前,中國理所當然地給予回擊。
第二,為伸張我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打擊日方企圖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囂張氣焰,我們這幾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反制措施,包括劃定和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c基線,向聯合國交存上述基點基線的坐標表和海圖;派出中國海監船舶編隊抵達釣魚島海域開展維權巡航執法;宣布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等。從外交交涉、政治聲明到法律反制、執法巡航,有節奏、有章法,逐步對日本施壓,形成聲勢,彰顯了我對釣魚島的主權,擠壓了日本的侵權空間。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事態的發展,針鋒相對地采取有力舉措,讓日本在錯誤的道路上得不償失。
第三,中國采取的反制措施及其力度取決于日本的所作所為,并非一味追求單純地“制服”日本,對日本窮追猛打。只要日本停止挑釁,雙方就可以重新集中精力發展雙邊關系,中方就可以重新考慮恢復已經停止的雙邊交流。當前,中日兩國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重任,也都有責任推進地區一體化,理應攜手合作,為地區穩定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中國一定能捍衛釣魚島主權,同時又確保對國家發展總體有利的外部環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