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國內一些網站刊發“美國一科研機構選取湖南省衡陽市一所小學的學生進行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的報道。衡陽市政府立即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就此事展開調查。目前,湖南省已承認有68名學生參加了食物試驗,且試驗開始就已通知家長。試驗中未涉及轉基因大米及其他轉基因食品。(9月2日《瀟湘晨報》)
對于轉基因產品,因為不是專家,所以到底是好是壞、效果怎樣,我無權也無法評述。但是,就湖南兒童做試驗這件事本身——因為涉及這些孩子未來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學生們到底參加的是什么試驗?按照湖南省對此事的調查顯示,試驗是為了進行“植物中類胡蘿卜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可是,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峰說,“(中國)完全可以利用成熟的現有辦法解決維生素A缺乏問題”。那么,這項試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就很值得懷疑了。
對目前科學完全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試驗,是否必要、是否合理;還是這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這些問題,不僅參與試驗的學生及其家長需要知道,公眾也需要知道。
其次,需要搞清的是,是誰批準的這個試驗?按照常規,科學試驗,必須先進行動物試驗,然后進行成人試驗,實在必要才能進行兒童試驗,在國外,一般還需要經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反觀湖南兒童參與的這次食物試驗,批準者是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倫理委員會。按照常理,即使不是國家級的倫理委員會批準,也應該是湖南省醫學科學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浙江省倫理委員會有何權批準一項在湖南進行的試驗?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出、權錢交易?
另外,試驗之前,學校兩次召開家長會議,分別簽訂了告知通知書。但是,家長們在試驗開始之前,對到底要進行何種試驗,對試驗可能帶來的后果是否有足夠的認識?日前,北京大學免疫學博士王月丹在微博爆料,根據他對該論文研究發現,這個試驗中所有兒童食用的大米和菠菜均用重水澆筑。重水雖然在尖端技術上是寶貴資源,但對人體卻是有害的。對此,湖南省疾控中心有責任拿出充分的反駁證據打消公眾的疑慮,單純地否認,只會加深公眾的疑慮。
當地為此事成立調查組并及時向公眾公布結論,值得肯定,但遺憾的是,其內容結論性的東西過多,過程性的信息、數據、論證過少,依靠這些信息是無法消除公眾的疑慮的。
所以,此次湖南兒童食物試驗門,遠遠不是關上的時候,公眾追尋真相的腳步不能停止,不能隨著湖南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否認而不再追究。
孩子關系國家的未來,作為成人,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倘若因為有人把關不嚴,讓他們成為科學試驗的“小白鼠”,那失職者就是歷史的罪人,理應受到嚴懲!(陳小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