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廳局級官員在公共輿論空間,就自己的不當表情而公開道歉,這首先值得肯定。不過,官員消費名表的背后是否存在貪腐,需要監督機構出面回應。
昨天晚上,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通過微博回應網友質疑。楊達才就其在事故現場“微笑”的不慎之舉,向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道歉,同時稱其所佩戴名表品牌屬實,但均為自己個人購買。
對于何以會有“微笑”的“不當表情”,他說:“有些基層同志向我介紹情況的時候,都顯得特別緊張,有的同志口音比較重,有些話我聽不太清楚。我讓他們放松些,可能一不留神,神情上有些放松。現在回想起來,我也很內疚。”
一個廳局級官員在公共輿論空間,就自己的不當表情而公開道歉,態度也相當真誠,確實并不多見。這首先值得肯定。
當官員身處輿論危機之中,就應該降低身段,拿出誠意,承擔責任,錯了就道歉,對公眾的輿論監督保持謙卑。這樣方能獲得當事人以及公眾的諒解。
從昨晚的網絡輿情來看,很多網友也對“局長道歉”給予了肯定,“微笑門”算是基本過關。然而,輿論并未就此平息,原因就在于,“名表”的問題還沒有詳細說明,而且也缺乏權威的說法。
這場輿論風波雖然令一位官員陷入了一場個人危機,當事官員以個人身份回應公眾質疑,相對于過去的官方回應“公私不分”,只見“組織”不見“個人”,也是一種突破。
不過,如今這場輿論風波也并非完全是官員個人的“私事”,其中也有“公事”。公眾質疑的矛頭,乃是楊局長消費名表的背后是否存在貪腐。這就不是個人的私事,是需要公權力機構出面的“公事”。
在名表的問題上,楊達才稱,5塊手表為其10多年來,用個人合法收入購買,最貴的一塊是今年買的萬寶龍106500型號,價格是3.5萬,不是江詩丹頓牌子。其他幾塊表的牌子跟網友所說的差不多,每塊價格大致在一到兩萬左右。
這一說法并未平息、反而引發了民眾進一步的質疑。比如,以他并不算高的收入,花費十多萬元連續購買多塊價格不菲的名表,似乎不合常理;而且這些表究竟是什么品牌,價格幾何,也沒有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公眾難以就此相信,這些名表確實“物美價廉、自費購得”。
顯然,個人無法自證清白的回應,尚不具備充分的說服力。既然楊達才局長已經向紀律監察部門做了匯報,公眾也就希望看到相關部門為此而做了哪些工作,最終結果如何。那些表究竟是什么款式,當時值多少錢,是否為楊局長個人所買,這些問題如能一一作答,輿論的責難自然就煙消云散。
也只有這樣,楊達才局長才能真正恢復清譽,公眾也才會相信,戴名表純粹是楊局長的個人愛好。(評論員 于德清)
相關新聞
更多>>